返 回
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1-03-10 10:28:18

浙江日报报道 编者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浙江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在现代化新征程中续写“三农”工作走在前列新篇章?来听听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代表:

打造“硬核”

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全国人大代表、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格外关注乡村振兴问题。他说:“政府工作报告对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安排,我要对标报告,把村庄建设好。”

已经担任20年村党委书记的张天任代表,在去年9月的村社换届选举中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虽然压力大了、责任重了,但工作干起来更顺了。”张天任代表说,“一肩挑”给乡村治理格局带来深刻变革,有效减少了村干部之间在村务决策、事务处理中不必要的摩擦,提高了工作效率。

张天任代表说,通过村社换届工作,我省正推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一肩挑’这种方式,对村干部的作风、能力和责任担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系统谋划村庄在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张天任代表介绍,去年年底,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把新川村成功创建成浙江省3A景区旅游村。

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组织振兴,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张天任代表说,我省村社组织换届完成后,绝大多数村社实现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体现了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有利于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希望有关部门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吸引更多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本报记者 陆乐)

省财政厅厅长尹学群代表:

资金再紧

也不能紧“三农”

“财政投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今年中央将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资金补助力度,我省正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更要走在前列。”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尹学群说。

资金,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要素。“财政资金再紧,也不能紧‘三农’。‘十三五’时期,浙江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安排农林水支出超过3600亿元,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尹学群代表说,这些年,浙江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持续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力度,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芝麻开花节节高。

1.79倍,这是尹学群代表提到的第二个数字。“财政资金是有限的,关键要‘四两拨千斤’,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发挥乘数效应尤为重要。”尹学群代表说,浙江通过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撬动、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整合设立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形成政府基金股权投资引导、金融机构低息跟贷、社会资本加大投入的良好局面。截至2020年底,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累计出资49.3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88.07亿元,放大倍数为1.79倍。

面对当前乡村振兴点多面广、涉农资金分散在诸多部门等问题,尹学群代表建议,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优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和资金供给,真正把有限的财力集聚起来,把各方的资金调动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

(本报记者 金梁)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委员:

持续加大

涉农金融支持

“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政府工作报告的这句话,引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的思考。

“浙江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目标,要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殷兴山委员说,服务乡村振兴,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金融部门责无旁贷。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细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部署,殷兴山委员表示,作为央行派出机构,要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领域信贷需求,指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三农”信贷投入。

“2020年,浙江省新增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30.9%,尤其是扎根农村的农信机构新增涉农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63.6%。”殷兴山委员说,“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货币信贷政策引导,促进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涉农金融支持。”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村“资源变资本”,能够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强大动力。殷兴山委员举例说,去年龙游有一家牧场生产遇到困难,当地农商行通过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产品,向牧场提供1000万元授信额度,帮助牧场恢复运营,实现生产、销售收入翻番。青田有农户计划发展油茶苗圃遇到资金缺口,通过林木资源抵押,获得林权抵押贷款,苗圃种植工作迅速步入正轨,每年可带来近30万元收入。

殷兴山委员说,接下来将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等,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生态抵质押贷”“两山信用贷”“生态区块链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报记者 曾福泉)

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代表:

让数字成为

美丽乡村新注脚

“来,尝尝我们用数据‘种’出来的番茄,价格可是市场上普通品种的好几倍嘞!”参加全国两会间隙,全国人大代表、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热情地分享家乡的农产品。不过,孙国文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番茄的“华丽升级”,是德清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缩影,也是他带来的建议主题。

翻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孙国文代表印象最深的是“乡村建设稳步展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这让他更加坚信,建设美丽乡村,要用“数字”来“点睛”,“对浙江来说,美丽乡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用数字化来推进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

2019年,依托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技术支撑,五四村率先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去年疫情防控压力最大的时候,他们借助数字化平台,创新实施“数字乡村一张图+健康码”,通过网格化精密智控模式,牢牢守住了“大门”“小门”。

“美丽乡村,还应该是智慧乡村。”孙国文代表告诉记者,德清莫干山是民宿集聚区,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也带来停车难、人多排队等问题。瞄准这些难点,当地开发数字化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提前向游客发送游玩指南,并精准推送民宿游、体育赛事游等主题产品,让游客留得更久一点。数据显示,2020年德清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超过18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过夜游客85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

“以前村民不理解数字乡村,在享受越来越多的好处后,他们的主动性更强了。”孙国文代表笑着说,来参加全国两会前,一位种植户还询问,玫瑰花能否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滴灌。这让他意识到,“数字”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注脚。 (本报记者 郑亚丽)

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委员:

乡村公共服务

要由“有”向“优”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浙江一直重视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宁波也在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说。

张明华委员说,浙江在全国较早提出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据已公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已达98.7%,超过“十三五”末全省实现度95%的目标要求。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十三五”期间,浙江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四好农村路”建设成为全国示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公共服务有更高水平的供给。”张明华委员认为,要大力推动乡村公共服务由“有”向“优”发展。对此,浙江一直在努力推动,如在公共卫生方面,加快医共体和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村;在公共教育方面,深化名校集团化等举措,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张明华委员举例说,宁波海曙区几年前因行政区域调整,并入不少乡镇,该区通过名校集团化,推动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较快速的城乡共享。

张明华委员表示,放眼全国,农村和城市在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希望行之有效的举措能进一步落到实处、扩大覆盖面,通过改革创新、加大投入,大力提升农村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本报记者 戴睿云)

绍兴柯桥区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代表:

培育新型职业

农民主力军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令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心潮澎湃。

“在培育发展农村产业的过程中,农民是主力军,乡村振兴特别需要一批有思路、懂技术、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刘建明代表说,村党总支正带领村民争创绍兴市乡村振兴先行村。棠棣村被称为“花卉苗木之乡”,全村95%有劳动能力的农民从事花卉苗木工作,全村95%的收入来自花卉苗木产业,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实现自主创业。

这让刘建明代表深刻认识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该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地域特点,同时立足发展实际,实施精准培育。刘建明代表建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要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各地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互学互通、经验互鉴、取长补短。

针对当前乡村振兴的要求和农民综合素质情况,刘建明代表建议,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为更多农民开设学习充电的平台,接受现代农业、农业企业管理知识培训。相关机构应该跟踪农民知识技能转化运用情况,在创业实践中持续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让农民真正学懂了、会用了、用得好。

当前,浙江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刘建明代表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顺应新变化,加强“互联网+”技术、智慧农业等方面的学习运用,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报记者 陈宁)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陆乐 金梁 曾福泉 戴睿云 郑亚丽 陈宁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