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新安江水电站百米高坝筑起万顷碧波
发布时间:2021-04-15 07:29:22

每日商报报道 走出建德高铁站的站台,抬头看到的是“17℃新安江”的城市标语。新安江水电站70米深处喷涌而出的江水,常年保持14℃至17℃恒温,给这座小城带来独特的小气候。

1956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赶赴新安江加入这场位于浙西峡谷的伟大建设。1958年末,新安江水电工程局达到最高职工数20050人。新安江水电站大坝采用宽缝重力坝设计,内部有20道宽缝,电站则是叠建在9个泄洪孔下方的。这样的构造,以前的水电站从来没有过。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需要将起重量为20吨的缆索起重机拉到山顶,没有路,都是悬崖峭壁。” 新安江水电站宣传管理专责吕志峰指着新安江展览馆里的一幅图片介绍,当时德国专家预估需8个月时间,工人师傅史荣福采取中国人的“土办法”,把设备能拆的尽量拆成小的,然后用滚棒、葫芦连拖带拽,最终四个月就完工了。

1960年4月,新安江水电站首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向浙西地区送电。建成后的新安江水电站坝顶高程115米,最大坝高105米,是国内首座百米以上的高坝,坝后就是“天下第一秀水”千岛湖。9月,220千伏由新安江经杭州至上海的高压输电线路架通,华东大电网开始形成。新安江水电站于1965年12月全面竣工。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建设的大型水利发电站。当时淳安、遂安两县人民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作出了重大牺牲,两县共淹没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淹没耕地30.98万亩,移民累计29.15万人。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达19.6亿千瓦时,同时为电网调峰、调频、防洪减灾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随着中国飞速发展,新安江水电站坚守着水利电力事业的初心,勇担起激活沿岸生态效益的发展新使命。那条飞架新安江-杭州-上海的电线路,早已成为构建浙江电网与连接华东电网的主要骨架,巅峰时曾为华东地区提供2/3电力能源,也保障了杭州城的万家灯火。

而新安江沿岸的山水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一种竞争力强、生机盎然的生产力。以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致中和为代表的“酒、水、饮料”制造业,已成为水电站所在地建德的绿色支柱性产业。而在新安江江面上,由于江水温度低,遇上相对较高的气温时,清晨和傍晚会形成或浓或淡的白雾,宛若仙境,被称为“白沙奇雾”,为建德旅游业带来了黄金效应。

历史回顾:

1957年,笕桥机场迎来首架民航客机

成为了杭州链接世界的新起点

1957年1月1日9点30分,一架革新式106螺旋桨飞机从蓝天上俯冲而下,在经过一段滑行后平稳降落在杭州笕桥机场。40分钟后,飞机重新在螺旋桨的轰鸣声中冲上蓝天。这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架民航客机着陆,这也标志着“上海-杭州-南昌-广州”民用航空线全线通航。

时任杭州日报记者的李力是首航的见证者,他回忆道,这架飞机当时有15个座位,乘客是去日本展览会的人员和两位上海的记者。

杭州链接世界的起点由此启航。

1958年,杭钢炼成第一炉铁水

浇筑起浙江省现代工业的内核精神

1958年2月26日7时7分,杭州城北的半山脚下,浙江钢铁厂1号高炉炼出了第一炉铁水。工人们用这炉铁水浇铸了一个铁块,背面有一句口号“十五年赶超英国”。两个月后,也就是1958年5月17日10时30分,浙江钢铁厂1号转炉炼出了第一炉钢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吨的转炉慢慢发展到十五吨转炉,炼钢从只有一个高炉到相继有了2号和3号高炉。而一代又一代杭钢人,则谱写了一曲“以钢铁意志做人、建业、报国”的华美乐章。“一业为主、多元发展”是杭钢又一次创业奇迹,非钢产业成为杭钢发展新支柱,形成一个以钢铁为主、多元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1968年,杭州体育馆落子体育场路

见证了浙江体育发展的每一个脚步

1968年10月,杭州体育场路,椭圆鞍形的浙江省体育馆崭新亮相。这是继北京体育馆和河南郑州体育馆之后的全国第三个体育馆,当时被誉为亚洲四大标志性体育馆之一。

这就是老杭州人心中的第一座体育馆,它的主体馆悬索屋盖,净空高15米,场地35×23米,可容纳观众5300多人。大多数杭州人看的第一场篮球赛、羽毛球赛、打的第一次保龄球、壁球,都在这里。

1979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浙江省体育馆举行,省体委接到了法国的XO、美国的七喜汽水、瑞士铁达时手表等不少外商广告,这也是全国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登外商广告。“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任省体委外事处处长的叶嘉禾回忆道。

2000年12月,省政府决定将体育馆划归杭州市管理,次年10月,市政府将其更名为杭州体育馆。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李如艳 审稿 张勇   编辑:郑海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