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大厂时代”见证红色历史
发布时间:2021-04-20 07:22:36

2018年7月,正在拆除中的华丰造纸厂。黄冉 摄

杭州日报讯 拱墅的工业发展史,其实也是拱墅的红色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运河两岸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浙麻、杭丝联、杭一棉、华丰造纸厂等相继成立。此外,拱墅聚集着杭钢、半山电厂、大河造船厂等“大块头”工业企业,鼎盛时的工业产值占到杭州主城区的60%。在杭州大城北,红色基因根植在了一批批工业遗存里。

自3月23日起,杭州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杭报发出邀请,希望征集遍布在杭州各个角落里的红色资源,就有不少读者推荐了大运河畔这些“大厂时代”的历史印记。

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百年老厂

推荐人:拱墅区和睦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应玉兰

应玉兰有很多“华丰朋友”。

2004年,应玉兰成了拱墅区和睦街道华丰社区的一名社工。和其他社区不同,华丰社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华丰造纸厂的集体宿舍区,整个小区都是老同事老邻居,楼上楼下的居民大多已认识大半辈子。

长期奔走于基层一线,让应玉兰和这些“老华丰”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了解了华丰的光辉历史。

华丰造纸厂位于拱墅区和睦路555号,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武林造纸厂”,是浙江省第一家机械造纸企业,中国造纸重点骨干企业和卷烟纸行业重点企业。1931年正式更名为“华丰造纸厂”。2018年1月,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是我省著名的工业遗存。岁月悠悠,华丰造纸厂在民族造纸工业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前的华丰造纸厂,一直在动荡中飘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迎来最为辉煌的时刻。当时,华丰造纸厂有3条造纸机生产线,可以生产高级薄型纸、卷烟纸和高档纸板。

华丰造纸厂当年有多“红”?可能很多年轻人不了解,这里曾先后接待过多位国家、省、市领导的视察,其中,1958年4月19日,朱德到厂视察。上世纪60年代初,柬埔寨国家元首也曾来厂为援柬专家樊福棠同志授勋。

百年华丰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解放历史——1949年5月3日凌晨,华丰造纸厂的地下党员曹明忠带领青年员工,出了造纸厂的大门后,沿着祥符桥欢迎解放军进城解放杭州。“华丰造纸厂大门面临运河,那个时候,从北边进杭州城,华丰造纸厂是必经之路。连续数天,数万解放大军沿着厂区内的纸厂桥的百米道路,一路开进杭城再奔赴浙江各地……”直至现在,应玉兰说起这段经历,依旧激情澎湃。“这段历史,由老华丰讲述给了下一代,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我们都耳熟能详了。”

十多年来,应玉兰也从基层社工成长为华丰社区党委书记,如今又成为和睦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但是她的“华丰朋友圈”却越来越庞大了。

“关于华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想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2010年开始,应玉兰不断走访华丰的老党员、先进工作者,以及老家属和家庭工们,把关于华丰的记忆都梳理成了文字,并出版成书。“前前后后采访了100多人,当年采访了26名劳模,现在在世的仅剩6名了,但幸好,他们的事迹并不会因此消失。”

为了服从统一规划安排,华丰厂在安吉建起新厂,老厂从2017年4月28日开始停止生产,近百年的华丰老厂于2017年5月26日正式完成搬迁。

为了保留乡愁记忆,华丰社区里建起了文化家园,把厂里的老物件、老照片都收集了起来,汇成这本《纸韵华丰》陈列于此,供居民翻阅。

今后,华丰地块也将迎来全新升级改造,打造华丰记忆走廊,届时,我们又将再次走进那段光辉岁月。

浙江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的钢铁企业

推荐人:拱墅区半山街道杭钢西苑社区党员蔡红明

54岁的蔡红明,平日里时常会去杭钢老厂房遗址逛一逛,“有一幢办公楼最近在装修了,以后改造好了,我再进去看看。”蔡红明是杭州钢铁厂的“钢二代”,他的父亲曾是第一代老杭钢,这股子对杭钢的情怀,就是从父辈那里传下来的。

位于半山脚下的杭州钢铁厂,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的钢铁企业,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浙江钢铁厂。1958年7月,浙江钢铁厂更名为半山钢铁厂,1966年12月又更名为杭州钢铁厂。

1993年,父亲退休后,蔡红明进入杭钢,担任浇筑工作,后来,他又转岗了维修工程,“总之,一辈子就是和这些设备打交道。”蔡红明还记得,那个时候的杭钢厂里有近3万名员工,大家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既是同事,更是亲人。

关于杭钢的故事,蔡红明都是从老一辈那儿听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后几年,浙江由于没有自己的钢铁厂,缺钢少铁矛盾十分突出。“听说,那个时候建钢铁厂,都是靠人工的,40多万方土石,全部靠大家肩挑手抬运走的。”钢铁厂建成后,工人们还用第一炉铁水浇铸了“第一高炉出铁纪念”铁块。

“现在不一样喽!”蔡红明清晰记得,1997年厂里启动了改造工程,升级并精简了设备,机械化程度更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这样一来,腾出来的空间,厂里面增加了绿化,环境也越来越好。2001年,厂里还建起了杭钢厂史陈列馆,展陈了杭钢从1957年建厂以来重大事件的图片资料和实物,作为“绿色杭钢工业游”的主要游览地,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002年,蔡红明因为工作表现优秀,经组织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让他很是自豪。蔡红明回忆,平日里党员学习的氛围也很浓厚,每个车间都抓思想建设,“身为党员就是要时刻保持先进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厂时代”的拱墅和我们挥手告别,一批重工业也相继关停转迁。2015年,随着杭钢燃烧了50多年的最后一座高炉“熄火”,杭钢集团半山生产基地实现关停。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以半山文化、工业文化、运河文化为主要特色,集城市副中心、旅游休闲、交通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杭钢新城。

对此,蔡红明很是期待,“听说,现在保留了两座高炉,以后的设计方案也会融合杭钢元素,我们老杭钢肯定要去打卡的。”虽然现在离开了杭钢,但是蔡红明还是住在杭钢西苑社区。2017年,社区打造了“家文化·睦邻会客厅”,陈列着杭钢老物件和老照片,成为老杭钢的新家园。去年疫情期间,热心公益事业的蔡红明还主动请缨担任社区的消杀员,每天10小时,背着25公斤消毒液,步行3万步,在关键时刻体现了党员的担当。

欢迎大家推荐杭州的红色资源,可以是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也可以是名人故居、爱国教育基地等,只要从中能读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都很欢迎。

你可以通过电子邮箱605193017@qq.com联系我们,也可以写信至杭州市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区县(市)新闻中心。我们的记者将对你推荐的部分红色资源进行寻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冉 通讯员 王佶敏   编辑:陈东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