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艮山门外“四二六”十二烈士的亲人,找到了!
发布时间:2021-04-21 07:34:56

“我始终记得母亲的话,要像舅舅一样努力上进”

杭州日报讯 1949年3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杭州,邵骏奇等12名进步青年在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的指导下,在杭州郊区开展武装斗争,后因活动暴露,于4月26日被国民党杀害在艮山门外。198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艮山门外“四二六”12位遇难青年全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为缅怀英烈,循革命之光,上周三,闸弄口街道通过本报向社会征集线索,为烈士寻找家属和后人。

征集发出不到一周,好消息一个又一个传来。感谢读者们的热心反馈,目前我们已经找到了邵骏奇、黄慎、郦瑛、童军、谢发明、金甲武这6位烈士的多名亲人!

而那壮烈的红色岁月和不朽的精神,也在烈士亲人们的讲述中变得更加清晰——

“从一堆尸骨中,母亲认出了她给父亲亲手织的毛衣”

“堂哥的名字错了,是‘草头黄’,不是‘三横王’。”闻讯打来电话的,是烈士黄慎的堂弟媳殷惠英,此前革命史料误写成了“王慎”,她特地打电话前来纠正,“我家老头子是黄慎的堂弟,他今年89岁,听力不太好了。”

老两口住在杭州景芳三区,这些年来,每年他们都会去给黄慎扫扫墓。“堂哥的老家在诸暨,家里人习惯叫他‘瑞章’。”殷奶奶回忆道,黄慎一家原住上海,出事那年,女儿才一岁多。

1949年春,进步青年邵骏奇在杭高、杭师等学校联合部分进步学生,发起成立了“团结进步社”,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并与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取得联系。金萧支队支队长兼城工部长蒋明达立即派黄慎、陈谋方等人到杭州,指导“团结进步社”活动,组织动员两批杭高、杭师学生参加游击队,输送枪支弹药。

“临到杭州前,他把妻女先送回了诸暨老家。”殷奶奶说,直到杭州解放后不久,有人找到了村里人打听黄慎的家,家人才知道,黄慎可能已经在杭州遇害牺牲。

而当年还是个奶娃娃的黄慎的女儿——黄佩英,如今也有75岁了。父亲遇害后,由于生活艰苦,娘俩后来搬去了宁夏银川生活。“当年我还太小,很多事都记不清了。”但黄佩英记得,母亲生前曾与她讲过,当年抱着年幼的她去认领尸骨时,“母亲是从一堆已经认不清谁是谁的尸骨中,认出了那一件她给父亲亲手织的毛衣。”

另一位烈士郦瑛遇害时,儿子郦光华也才两岁。当年他母亲也是凭着亲手给父亲做的衣裳才认出他来,“人肿胀得一塌糊涂了,到处是血……”郦光华说,父亲参加革命前,一直住在姑父家里。长大后他听姑父说起,父亲和陈谋方交好,两人走得很近。“以前我还和陈谋方的姐姐与侄儿都有联系,现在也好多年没音讯了……”

“母亲一直很怀念舅舅,很感谢大家还记得他们!”

红色信念不熄,星星之火永存。一代代英烈在革命道路上前赴后继,也总有一代代人追随先辈脚步一往无前。邵骏奇的外甥宓惠民就从小在母亲的教诲中,听着这位从未谋面的舅舅的故事长大,成年后毅然从军。

邵骏奇有两个亲妹妹,宓惠民的母亲是最小那一个。“母亲说,舅舅回家总会给她们讲革命的道理。耳濡目染,我母亲也充满了革命热情。而我也间接受到了影响。”1978年,彼时刚成年的宓惠民就选择了当兵,次年考上军校,1981年入党,“我始终记得母亲的话,‘要像舅舅一样努力上进’。”

十年前,宓惠民母亲去世时已经不太能说话了,只用颤巍巍的手拿出了一个纸袋子递给宓惠民。他打开一看,里面是舅舅的照片和当年的老报纸。

“我知道,母亲一直很怀念舅舅。”此次看到杭州日报的征集,宓惠民很激动,“很感谢大家还记得他们。”宓惠民现在住在海宁,他说等过段时间,打算带女儿女婿一起到杭州会安阁看看。

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是一群用血肉捍卫信仰,筑起革命长城的最可敬的人。

据悉,4月26日上午,闸弄口街道将在十二烈士的就义点(濮家联合社区文化长廊一侧)举办一场追思会,参加的人员有烈士家属、历史见证者、金萧分会成员以及辖区党员代表、团员代表、少先队代表,并由街道红色党史青年宣讲员讲述十二烈士的革命事迹,大家一起聆听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仍将持续关注为烈士寻亲与红色文物征集信息,如果你有线索,可以电话联系闸弄口街道(0571-86417722),可以通过电子邮箱605193017@qq.com联系我们,也可以写信至杭州市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区县(市)新闻中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吕烨珏 通讯员 胡潇雯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