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杭州吴山脚下四牌楼人防坑道 正在进行百年防空展
发布时间:2021-05-11 08:22:00

4000余平方米的坑道首次完整开放,试展一个月

都市快报报道 吴山脚下的四牌楼避暑纳凉点(四牌楼38号),是老杭州们最喜欢的纳凉点之一。不少杭州人小时候的暑假,在这个防空洞内度过。

但是你见过这个人防坑道的全貌吗?你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吗?

5月10日,由杭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中共杭州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档案馆、上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学党史、铸金盾|杭州百年防空史展暨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展”就在四牌楼38号坑道内正式开展。

这次展览上,你不仅可以看见珍贵的图片资料和各类人防科技设施,还能逛一下从未见过的,尚未装修,原汁原味的人防坑道工程。

从四牌楼到鼓楼 你不知道的4000余平方米首次开放

说到四牌楼人防坑道,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每年夏天的纳凉点。

沿着十五奎巷朝着西南方向前进,看到花生巷的时候,朝着右手边的小巷子转弯,在巷子尽头,就隐藏着四牌楼人防坑道的入口之一。这也是四牌楼纳凉点的入口。

沿着入口往里,就是原本夏日里供大家避暑纳凉的区域,大约1000平方米左右,已经简单装修过,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很多椅子,墙上还有电扇。

许多在四牌楼度过暑假的小伙伴们可能还记得,在纳凉点的最里面,有一扇关上的铁门,铁门后是黑乎乎的隧道,不知通向何方。

昨天起,这扇铁门打开了,大家可以直接进入到坑道首次开放的区域,这些老坑道中,只做了清洁工作,没有任何修饰,里面还保留着像“指挥所”“战时仓库”等样貌,坑道内的温度非常凉爽,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跟着指示牌继续深入,温度将更低,头顶是裸露在外的石块,地面是普通的土路,可谓是“原汁原味”呈现了当年的情景。

据了解, 四牌楼人防早期坑道工程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建筑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采用人工和机械挖掘,再经过毛洞喷浆而成。

因坑道内部冬暖夏凉,温度适宜,2003年始,杭州市人防办将坑道作为夏季“避暑纳凉”场所之一,对全体市民开放,为民服务至今,每年接待纳凉群众一万多人次。

坑道内没有信号,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里,直到看见曾经的“鼓楼坑道通江招待所”的字样,那就是出口,走出来,就在鼓楼的正下方。

百年防空展

五大区域展现杭州防空历史

这次百年防空展的展览分为图片区、实物区、观影区、互动区和体验区五个部分。

图片区分为三大块内容。

一是空袭警示。主要介绍一战、二战和现代空袭的主要战例。

二是创立发展。主要介绍人民防空初创时期、恢复重建时期、全民建设时期、调整改革时期和创新发展时期的基本特点、重要事件和主要成就。

三是人防新时代。主要介绍杭州人防进入新时代后取得的主要成就。

实物区主要陈列了国内外各类战机模型、新老电台和人防警报、应急装备以及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演示和盾构机演示。

观影区主要播放人防教育影片。互动区则是通过互动答题掌握疏散和防护知识。

体验区是通过进入到一段500米左右的早期坑道中体验当年前辈修建人防工程的艰辛。内部设置指挥部、战时仓库和地下旅店等演示场景,实景展示深挖洞时期的状态。

据了解,这次百年防空展将会试开放一个月,之后再视情况适当调整。建筑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的坑道将首次完整开放,大家可以去走走看看。

平战结合

人防工事已经深入生活方方面面

现在很多孩子可能都不太了解防空洞究竟是干什么用的。防空洞就是敌人飞机来袭时躲避轰炸的。

人民防空成为一块坚实的盾牌竖立在百姓的背后,成了国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在上世纪70年代的深挖洞时期,杭州一批大型坑道式防空洞在群山中延伸,构成了杭州当时的人防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富强,时代对人防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平战结合”成了人防工程的新导向。

地下也成了平时车辆通行的通道,放映室、溜冰场更是成为一批人的回忆,防空洞变成了下下棋、打打牌,喝喝茶的好去处。

在新中国进入新时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战争的硝烟似乎已经远去,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战争。

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要牢记人防事业,无论是住宅小区、交通枢纽还是繁华市场,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规划、建设人防工程。城市发展固然重要,但人民的安全防护依旧必不可少。现在的人防工程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不再是单纯的“深挖洞、广积粮”,而是发展成为社会化、信息化、全面化的综合性防空工程。在杭州,以地铁线网为骨架,地铁站点和区域地下空间为节点,核心地下防护设施为枢纽,人防结建工程和普通地下空间为支撑的城市整体防护体系基本形成,平战结合,正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岳雁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