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30余年前旧水壶:承载生命重托 也记录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1-05-29 07:27:38


每日商报报道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芳华,最美好的芳华从来不会因时光而褪色。在朝晖街道塘南社区党员宋奶奶眼里,她的芳华在部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地医院里。时至今日,她还珍藏着战时军队分发的军用水壶,每每回想起那段战场上的峥嵘岁月,宋奶奶仍满怀激情。

小水壶连起战友情

初见宋奶奶,她穿着干净挺括的斜襟上衣,满头银发用发夹整齐地夹在耳后,虽已71岁,但看起来精气神十足。“我今天穿着的这双解放鞋,就是我当年在战场后方救治伤员时穿的鞋子。”宋奶奶说道,“穿习惯了,质量好又防水,穿了那么多年都没有破损。”

宋奶奶在讲述当年奋战救援故事时,向记者展示了她珍藏30余年的“传家宝”——军用水壶。水壶外壳是用铝材制成,外围绑带上还依稀能看到当年宋奶奶用钢笔写的名字。“当时左肩挎着水壶,右肩背着军书包,可神气了。”

提起水壶,宋奶奶眼眶微红,当年在战地医院经历的一幕幕在脑海中再度闪过。“别小看这不起眼的水壶,当年它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1970年11月,宋奶奶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军医,同时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宋奶奶与炮团卫生队临时组建成一支“三八”女子救护队,作为第二批战地医院救护队成员、手术组组长,奔赴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文山州砚山县参与“老山战役”的伤员救治工作。

“接到参战命令时,我们坐了一星期的闷罐车,又坐了几天军车辗转到了文山州。”正值七八月份,酷热难耐,加上山路颠簸,不少救护队员晕车中暑,身体好的战友就将自己水壶里的水让给生病的队员喝。“虽然我们是临时组建成的队伍,队员们来自各个军队,互相都不认识。但是此刻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家卫国,我们就是一家人!”宋奶奶激动地说道。

浓厚的战友情,通过小小的水壶建立了起来。

饮水思源的传承

宋奶奶所在的战地医院位于潮湿的边境山区,恶劣的山地环境又闷又热,蛇虫鼠蚁极多,物资匮乏,洁净水源稀缺。

“我们战地医院在半山腰,用水要去山下的河流处取。云南多雨,河水大部分时候混杂着黄色的泥浆,我们取完后就往水里加白矾,饮用、洗漱都用这种水。”但凡有一点净水,宋奶奶就小心地倒入水壶中,优先给伤员饮用。“现在净水随处可见,但那个时候可是珍贵的宝贝。伤员身体虚,更需补充水分,但是他们体谅我们辛苦,喝水就抿一小口,一壶净水可以喝三四天。”

除了补给伤员,水壶还是救助队员们的“移动课桌”。当时,战地医院有不少高中刚毕业的卫生员,宋奶奶就督促他们在空闲时间看书学习。战地条件艰苦,大家便就地取材,山上的石头是“凳椅”,写日记、病例报告,都用水壶垫着。“虽然局势动荡,但是小队员们的学习不能落下。有同事开玩笑说,我像他们的妈妈一样,不仅要照顾他们生活,还要管学业。”提起往事,宋奶奶笑道,“有几个小队员现在还和我有联系,感谢我当时督促他们学习,战后回来还考上了大学。”

1985年7月,“三八”女子救护队完成任务返回部队驻地。那些战火纷飞,惊心动魄的日子却永远留在了宋奶奶的脑海中,成为了不灭的记忆。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非常受触动。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经常和小孙女讲英雄故事,告诫她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饮水思源、学会感恩,这也是我们家的家风。”宋奶奶说道。

点开宋奶奶的微信,你可以看到,她的头像是由五星红旗和年轻时的照片拼合而成的。红旗旁的她一身戎装,洋溢着青涩笑容。在岁月的长河里,仿佛芳华永不消逝。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实习生 叶歆 通讯员 张毓 摄影 李子逸   编辑:郑海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