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杭产献礼剧在京举行专家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06-10 15:06:58

以“真”动人 写活群像戏中的“人物”

群像剧角色复杂繁多,如何让人物形象饱满、有血有肉,是该类型作品的一大难题。《大浪淘沙》中不仅有13位一大代表,“南陈北李”,还有1921年-1945年之间为革命奉献、牺牲的党员和志士。

以“真”动人,深度挖掘人物的情感和成长,使得《大浪淘沙》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同时,剧中不仅有正面的形象塑造,也有对反面人物的刻画,这使得剧中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革命为先,细腻的情感同样令人动容。“剧中,伍若兰、杨开慧为革命牺牲后,毛泽东、朱德两人之间的相互安慰,感人至深。”提起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时,中共党史专家、一级教授、少将邵维正说。

“陈独秀的形象也十分丰满,让人印象深刻。”《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谈道,陈延年牺牲后,陈独秀月下独酌等场景,让他感受到了艺术震撼力。

此外,剧中还塑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女性人物,例如王会悟、高君曼、徐全直、向警予等。她们真实饱满,带着女性解放觉醒的风华。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清说,剧中的政论体语言有助于直观呈现人物的个性命运。“政论体的独白不光有助增强人物性格的塑造,它也能对戏剧冲突产生推动作用。全剧人物语言、台词都呈现出政论体色彩,强化了这部剧的思辨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张磊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