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余杭区:打造共富示范的“抱团”样板
发布时间:2021-08-02 09:50:58

浙江日报报道 夏天的傍晚,漫步于径山镇小古城村钱三组,村庄与茶园、荷塘、稻田、翠竹相互交融,星罗棋布的民宅小楼绿树掩映……盛夏季节,村里好多民宿、农家乐常常爆满,村民纳凉的时候谈论最多的就是,用微信群帮慕名而来的游客询问一下附近的村庄还有没有合适的房间……这就是变化,以前茶余饭后大家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如今,大家都想办法抱团发展,共同打响径山镇的农文旅品牌。

而这只是余杭区逐梦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去年该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44117元,位居全省前列。这里的美丽乡村,特色产业、数字文旅、基层治理等都可圈可点;这里的美丽乡村,正书写着一个个鲜活的共富示范先行乡村样本。

一个村富不叫共同富裕

抱团式发展乡村才能振兴

自今年4月杭州行政区划调整后,余杭区布局了“一廊一轴、一心三片”的新格局,径山镇被定位为实现“西部富美”的主阵地。从“有人富”到“人人富”,径山将如何完成进化?5月,径山镇“乡村新社区”助推共同富裕建设大会吹响了号角。通过“核心区+辐射带动区”模式,成立共同富裕·径山乡村新社区、共同富裕·小古城乡村新社区、共同富裕·前溪乡村新社区3个运行专班,与周边村党组织结成“帮带共建”联盟,统筹推进以小古城村、径山村、前溪村为核心的“3×N”共同富裕建设行动,探索“抱团连片发展”之路。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结盟”前期,几个村的“一把手”想了很多、聊了很多。径山村村书记俞荣华说:“我们先想明白自己有什么优势和短板,找准各自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再一步步做好顶层设计并进行系统谋划。如今联盟也有了一个相对一致的方向,那就是结合田园绿景、红色平山、山水四岭、古镇双溪、禅茶径山的特色,精心绘制小村和大社区的共富蓝图。

“1+1>2”村企联合拓商机

产业发展的“朋友圈”很大

除了村与村之间携手并肩,从5月起,径山镇的许多村庄还着手引进了“外援”,成立“村企共富联盟”:径山、小古城、前溪3个乡村新社区分别与华立集团、杭州园林、泰康健康产业等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村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径山产业发展“朋友圈”。

在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看来,村企合作并非一个简单的合同,而是共同成立一个专班共画“同心圆”;由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村庄对接资源、选商引资,同时动员产业资本或社会资本来投资和经营。

对径山镇一些“走在前列”的村庄来说,村企合作并非“新鲜事”。径山乡村新社区就已先后与华立集团、径山书院、花之韵等相关企业结对,村企合作共同梳理山水林田湖资源,通过招智和招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现代农业、山地水上运动;充分运用好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机制的优势来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拓宽径山茶和竹产业链,让茶园、竹园、田园等变成城里人向往的休闲乐园;同时也为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和岗位,老百姓的钱袋子要鼓起来,村集体经济一样也要强起来。目前,“径山茶”品牌价值达25.17亿元,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为共富“乡村新社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赋能农村亦不甘落后

打造共富共享的未来村庄

径山镇风景秀丽。据统计,目前年均吸引游客量已超300万人次,游客来到这里后,只要点点手机就能找到停车位;打开微商城小程序,动动手指就能预订民食民宿和文旅体验项目——而这只是当地用数字赋能乡村旅游的一个应用场景。

小古城村和径山村是当地进行“数字乡村”试点的示范村,从垃圾分类到乡村治理,从乡村旅游到产业发展,各种数字化场景应用正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小古城村积极探索党建、平安、共享、生态等十大场景建设,在实现全域前端感知体系的基础上,将出租房管理、小区安防、垃圾分类、交通治理、森林消防、汛情监测等依托“全科网格”,人房企信息入网,镇村两级综治中心互动互联,实现一图尽览、一网通管。径山村在推进数字化旅游方面,利用“云上禅村”推广一码游径山,同时开发涵盖景点介绍、民食民宿预定、交通导览及网上商城等功能的村级旅游服务平台;积极运用后台大数据,对游客客源、景区交通等要素进行分析,为旅游管理和营销提供决策支持等。今年五一小长假,径山景区共接待游客25.7万人次,日均接待超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000万元,刷新历史纪录。

而数字化改革的受益者,最终还是老百姓。当地积极推行“村+公司+农户”模式,不断探索“数字经济”“直播经济”“网红经济”,做大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慧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在加大数字乡村复合型人才培育的同时,为共富路上的乡村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澎湃动能。

(图片由余杭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傅静之 沈心宇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