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独居老人家里来了位“电子保姆” 这个“大脑” 24小时守护老人居家平安
发布时间:2021-08-03 10:40:56

杭州日报讯 如何让老人安心居家养老?杭州数字化改革进程中,城市大脑“电子保姆”应用场景的出现,成为应对这一问题的“良方”之一。

什么是“电子保姆”?在老人的家中,玄关、客厅、卧室、厨房的门上、墙上都安装着流水传感器、门窗磁传感器等多种智能设备。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连通着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在独居老人和子女、社工之间撑起一把24小时的“守护伞”。

8月2日,城市大脑体验官第六期体验活动启动,3位体验官来到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探寻智慧养老背后的秘密。

体验报告

城市大脑体验官:都伊林(安防专业教师)施国祥(未来社区工程主管)罗辰(机电专业教师)

体验地点:拱墅区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

据统计,拱墅区60岁以上人口有22.3万人,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为26.4%。灯芯巷社区是拱墅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很多老人不愿意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家”。

88岁的童禹昌老人在灯芯巷社区独居6年多。8月2日下午2点23分,体验官走进童大爷家时看到,这里与平常老年人的居所并无太大不同,乍看找不到外接的传感设备。

在童大爷的指引下,体验官发现,玄关墙壁上装着一个和电灯开关差不多大的红外传感器。之后,包括厨房、客厅在内的各个居住功能区,体验官都看到了红外传感器。体验官了解到,红外传感器可以收集老人日常的活动轨迹,还原老人日常在家行动的状态,配合智能门磁,子女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老人是否在家。若老人出门长时间未归,子女手机上将收到异常状态的推送。

2点25分,社工小朱的手机上收到了预警提醒:童禹昌老人未用水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原来,除了红外传感器,老人房子中的生活用水处还安装了白色的流水传感器。流水传感器与水表不同,它还可以安装在厨房水槽、洗漱池、抽水马桶等用水位置。

按照通常的设定,如果老人600分钟都没有用水,系统会自动判定为异常。为了让体验官能更直观地了解这一功能,体验时,童大爷家的预设时间被调整为2分钟。因为体验官进门后的2分钟内,老人没有用水情况,所以系统判定老人发生了紧急情况,向社工小朱发送了预警提醒。

体验官还观察到,就在正对电视的座椅后方,还有一个红色可移动的报警按钮。原来,童大爷平时最爱看电视,万一出现身体不适、无法移动等紧急情况,他坐在椅子上就能按下按钮,报警信息会马上推送到老人紧急联系人以及社工的手机上。街道数字驾驶舱数字大屏的“老人守护”板块会同步弹出报警信息,滚动显示老人居住地址、报警时间、姓名等具体信息,值班人员会第一时间通知老人子女或督促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情况,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形成有效闭环。

另外,体验官还了解到,作为补充,童大爷的家中还装有烟雾报警器,床垫中还嵌有心肺传感器,24小时管护老人的生活。

你问我答

体验官都伊林:“电子保姆”采集了个人的大量数据,是否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威胁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数据安全是否有保证?

“电子保姆”场景负责人项小东:信息安全一直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加密,保证老人的生活数据不被泄露。

体验官罗辰:随着“电子保姆”入户的套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前期安装和后期养护的成本如何?由谁承担?

拱墅区数据局周焱:目前,天水街道各社区已入户100套“电子保姆”系统,每户费用为3年2000元左右,后期维护费用基本为数据服务费,每天仅1元。100户已安装的用户以孤寡、独居老人为主,这些老人的费用由街道承担;其他自主申报安装的老人家庭,费用由子女承担。

体验建议

体验官都伊林:我的母亲今年86岁了,现在家里安装了监控,我还要每天打两个电话去问候一下。我家也非常需要一个“电子保姆”,希望未来可以复制推广到杭州的更多社区。

体验官罗辰:独居老人会遇到很多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摔倒、火警……希望未来对数据分析可以更细致,不同的情况可以提示不同的预警等级。

体验官施国祥:智慧养老对于老年人多的社区非常有利,希望能多考虑到老小区中的硬件条件限制,这样推广潜力会更大。

体验官评级

创新度:★★★★

便捷度:★★★★★

准确度:★★★★

满意度:★★★★★

总体评价:★★★★☆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张闻聪 记者 李俪 姚容/文 刘斌兵 王翔/摄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