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全国首家航空零部件“零碳工厂”在杭启用
发布时间:2021-11-23 10:39:18

杭州日报报道 厂区6万平方米的屋顶上安装了总容量达6兆瓦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530万千瓦时;两个直径约4米、长约13米的储盐罐,能把光伏电储存起来,在需要时为生产活动供能……

11月19日,位于钱塘区的西子航空“零碳工厂”正式启用。这个年耗电量达500万千瓦时的工厂,在用能上实现了零碳排放。这也意味着,西子航空成为全国首家零碳航空零部件供应商。

“杭锅集团建成的‘零碳工厂’模式,为行业提供了行业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为零碳钢厂、零碳电厂、零碳园区提供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推动‘双碳’目标早日达成,这是一份利国利民利自己的大事业。”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说。

工厂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

在西子势必锐航空厂区,立着两幢崭新的灰色钢结构大楼里,门上挂着“西子零碳智慧能源中心”几个字。随着零碳工厂的启用,大楼展厅的屏幕开始显示系统运行的各类数据,包括光伏发电实时功率、累计发电量、累计储电量、外供蒸汽量以及冷热盐罐温度等。

跳动的数字背后,是新能源领域的诸多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厂区6万平方米的屋顶上安装了总容量达6兆瓦的光伏电站;两个分别写有“热盐罐”“冷盐罐”红字的储盐罐,并排平放在一起,每个能装280吨熔盐,两个储盐罐一年能提供蒸汽超过10000吨;厂区旁边还有一个外观酷似集装箱的液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项目……

西子航空零碳工厂这套能源解决方案,是杭锅集团提供的。杭锅集团总经理侯晓东介绍说,该项目应用了高效单晶硅、与建筑一体化的异质结电池、钙钛矿幕墙发电等光伏技术以及熔盐储能、液流电池和高温燃料电池等储能技术。

据悉,零碳工厂有一个“零碳能源大脑”,能整合多种新能源和储能技术,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电、冷、热、压缩空气等多种能源形式。

简单来理解,在“零碳能源大脑”的调度下,系统会将光伏发电产生的绿电储存在高温熔盐中,当工厂需要用热时,由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满足用热需求。同时,系统还能通过全钒液流和氢燃料电池实现用户侧削峰填谷。

根据测算,光伏年发电量约530万千瓦时,能满足西子航空全年耗电量,让工厂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如今,工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96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12吨。

“零碳工厂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储能技术的应用。”他介绍说,像大规模熔盐储能技术,杭锅已经研发并实践了十年时间。相比于其他储能技术,这种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大规模、高参数的应用场景。

侯晓东说,目前西子航空零碳工厂实现了能源供给的零碳,下一步,杭锅还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借助零碳工厂的技术应用经验打造“零碳钢厂”“零碳电厂”“零碳园区”等,推动零部件生产各环节都实现零碳排放,“这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路。”

王水福:高质量“制造”新能源

11月19日往回数75天,也就是9月5日,西子航空厂区钢结构新大楼的所在地,还只是一个老锅炉房。

从开始制定并实施零碳工厂计划到完成设备及工程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仅用75天,而正常情况下整个建设周期要半年。

因此,该零碳工厂被视为“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西子精神的一种诠释,也是西子布局新能源领域决心的一种体现。

“我相信,这是使命感让我们尽心尽力去劳动,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说,“双碳”目标是一个关系全人类命运、关系我们国家永续发展的大事,“我始终认为,这是我们企业的事,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双碳’不能挂在口头上,存在于‘论坛’的讨论里,必须寓于具体的战略、规划、项目中。只有真正行动起来,才能不断加深理解、深刻践行。”

当天,王水福发表主题演讲,呼吁每一个有责任的企业、企业家和个人并肩作战,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并提出“高质量制造新能源”。

这是继“能源是制造出来的”理念后,他又一次就“蓝天白云”事业发表新观点。

在他看来,“双碳”目标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是浙江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他希望西子集众之智,助力中国的新一轮能源革命,为人类改善环境作出西子贡献。

“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实现‘双碳’就是要绿色发展、就是要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制造业的跑道上长跑半个世纪之后,对质量管理如此看重的根本原因!拥抱‘双碳’就是拥抱变革、拥抱机遇、拥抱绿色、拥抱高质量!”王水福说。

事实上,自2010年布局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起,西子旗下的杭锅集团就围绕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目标,开始了新能源领域的业务布局。2018年在青海德令哈建成的5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并网发电,发电量达成率全国第一,为西子实现零碳工厂提供了技术储备。

聚焦双碳目标,杭锅加快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步伐。目前,企业对该领域的布局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储能(液流电池、熔盐储能)、氢燃料电池、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蔡杨洋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