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双向免备案直接结算,是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惠民利企事项的一项重要内容。杭州参保人员早在2011年就实现了省内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2021年7月1日起,宁波市参保人员在浙江省内其他城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临时就医、转诊就医的,无须办理医保备案,也可直接刷卡(或凭医保电子凭证)结算医疗费,杭甬医保双向免备案直接结算从此成为现实。
异地就医强劲需求推动结算量显著增长
宁波市实施省内免备案异地就医后,尽管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要在市内就医待遇基础上下降10个百分点,但宁波市民仍然热情不减。免备案开通仅一个月,宁波参保人员在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达58027人次,环比增长107.8%,同比增长179.7%,涉及金额1.05亿元。“就医需求客观存在,医疗机构扩容、省内免备案是推动结算量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对此,宁波市鄞州区医保中心主任顾流刚表示。
单位在宁波、老家在绍兴、长期外派嘉兴的赵师傅,时不时会去杭州看病,“以前除了嘉兴能异地办直接刷卡外,其他地方都只能先看病再回宁波报销,特别麻烦。现在好了,一次性解决了我全部问题”。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参保人员跨省(长三角)异地就医结算门诊费用7.82万人次,结算金额1977.83万元,其中结算人次最多的就医地为上海、南京和苏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住院费用2.24万人次,结算金额5.95亿元,其中结算人次最多的就医地为上海、北京和广州。
“十三五”杭州参保人员省内免备案结算达八百多万人次
一张医保卡,免除了许多患者来回奔波之苦。去年8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实现全域范围内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免备案,则是直接结算的“升级版”。
所谓备案,是指患者在异地就医前,需要到医保部门指定的网点登记就医相关信息,经人工审核通过后才能实现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为了方便患者,各地不断创新备案途径,实现医保备案“最多跑一次”乃至“一次都不用跑”。例如,嘉兴桐乡乌镇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了“嘉湖一体化”乌镇专窗,在乌镇就能办理湖州南浔的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杭州市参保人员除了可通过“浙里办”APP实现异地就医线上备案,今年6月底杭州市医保局又顺利完成跨省异地就医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线上自助备案服务的程序开发、测试验收工作,参保人员可登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
然而,尽管线上备案只需要动动手指,但因为人工审核过程需要2至3个工作日,对于急着看病的患者来说仍然存在不便。免备案,则真正消除了异地就医的最后一道制度藩篱,实现异地就医的同城化。在这一进程中,杭州走在了前列。杭州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0年纳入浙江省首批医保“一卡通”试点城市来,杭州参保人员就实现了省内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且不需要降低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十三五”期间,我市参保人员在省内异地门诊就医直接结算达860.40万人次,结算金额12.24亿元,省内异地住院直接结算11.47万人次,结算金额12.28亿元。
长三角跨省免备案直接结算未来可期
如今,随着杭甬双双实现省内就医免备案,也为将来进一步实现长三角跨省备案的便捷化乃至免备案奠定了基础。在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免备案已经成为现实。今年5月,上海青浦、苏州吴江、嘉兴嘉善三地实现了异地就医结算免备案,覆盖示范区内85家医疗机构,惠及230余万参保居民。跨省免备案直接结算未来是否能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值得期待。
在浙江省内,未来也将全力推动异地就医跨省备案的便捷化。《浙江省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浙江将推动实现长三角医保异地线上备案服务、跨省直接结算及经办服务“医保一码通”,促进长三角医保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本月公布的《杭州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样有不少关于异地就医的内容——“实现异地参保信息数据交换,推进自费结算医疗明细数据向全省异地就医平台汇集”“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N’报销结算联办”“实施全市一窗式无差别通办,开展医保公共服务事项全时段线上自助服务”。《规划》还预计,到2025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将从2020年的35%上升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