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秋季燥气当令,养生宜滋润,但防湿也应当重视
发布时间:2021-10-23 09:29:40

今年的秋天可真是姗姗来迟:从10月16日开始,杭州正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然而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杭州几乎“直接入冬”!

好在之后几天,气温略有回升,据市气象局发布的气象预报,月底前杭州秋高气爽的天气比较多。

入秋渐深,许多注重养生的人都开始防秋燥,却很少人会注意防湿。但“燥”和“湿”不是对立的吗?怎么会同时存在?

其实,从中医角度来说,湿和燥都有内湿外湿,内燥外燥之分,在秋之季,以燥为当令之气。

“湿”是体内无法被利用的水液,属于代谢废物,如果停滞在脾胃,不但影响脾胃的水湿运化,还会影响我们的消化吸收;“燥”则是受气候影响,体内津液被快速消耗,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等“燥”的表现,是一种身体的状态。

体内的湿,不但不能滋养身体,还会妨碍脾胃吸收食物中的津液,津液不能濡养体表肌肤;而天气之燥,又增加了体表或气道的津液耗损,内外受攻,秋燥明显。

所以,如果你的秋燥迟迟不能得到缓解,很有可能就是暑天的“湿”在捣乱。这时候就不能再一味地“润”了,反而是要注重祛湿,在食谱中减少助湿的食物。

《黄帝内经》有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意思是如果秋天受到湿邪的侵袭,到了冬天就会发生咳嗽。等到深秋入冬,冬季是“水”气当令,湿上加湿,潜伏的阴湿之邪便会暴露出来,从而出现肺气上逆,以痰多为特点的咳嗽等现象。也有体质比较弱的人,秋天就受到湿气的困扰,诱发秋乏、腹泻、风湿关节炎等。

另外,初秋不祛湿,如果冬天再一进补,滋补的津液容易被湿气同化,不仅达不到补养身体的作用,反而还会助长湿气。

但很多人不懂这些道理,认为秋天干燥,会让体内的湿气减少,不仅不去调理,而且还不注意。

判断自己湿气重不重,一看舌苔:舌苔又白又厚,甚至发黄,舌体上容易有牙齿的痕迹,说明湿气重;二看排便:大便稀溏、不成形,黏在便池上不容易被冲洗掉,说明湿气重;三看胃口:食量减少,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很可能是体内有湿气;四看精神:精神状态差,容易困倦、无力;尤其早上起床困难,睡不够,无精打采。

当你发现自己出现上述症状时,基本就是体内湿气重了。

想要祛湿,养好脾胃是关键,饮食上要减少瓜果和肥美油腻之物,情绪上少忧思,保持平和愉快。

最后推荐一味祛湿佳品:芡实。

芡实有“水中人参”之称,又名鸡头米,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其滋味甘淡,中医里,淡能利水,可以把多余的湿气排出;同时又可收涩,更好地把补进身体的津液和精气收纳到肾里。所以说,吃芡实,等于把全身的湿气,换成了滋养的精气。

除此,常见的健脾利湿的茯苓、白扁豆、赤小豆;清热祛湿的蒲公英、白茅根等,这些食物都有助于化解潜伏在体内的湿邪。

推荐食疗方

莲子薏仁鸡头米糖水

食材:薏苡仁15克,莲子15克,芡实15克。

做法:1、 莲子、薏仁、芡实洗净,分别泡水30分钟;2、食材放进锅中,加500ml水,中火慢煮35分钟;3、盛入碗里,加入一小勺糖桂花,就可以吃了。

脾胃虚寒的人,建议把薏米炒过之后再煮,更能够温宜脾胃。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综合整理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