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富阳医疗队就地问诊、开展多台首例手术 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
发布时间:2021-11-02 11:09:03

川藏公路第一险的雀儿山,藏语意为“巨鸟的羽翼”。“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不喘,夏天穿棉袄”是这里的写照。雀儿山把四川省甘孜州的德格县一分为二,进入县城需要翻过这雀儿山,交通不便一度成为这里的“标签”。2017年,雀儿山隧道通车,原本顺利情况下需要两个小时的危险山路。现在车辆只要十分钟就能平稳通过,此后格萨尔机场通航让德格县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即便如此,却也无法明显改善当地的医疗状况。

目前,德格县内有医疗卫生单位30 个,能开展一般常见病的诊疗和一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虽近年来医疗条件有所进步,但仍存在医疗技术人员专业相对单一、专业技术人才较少等现象。了解到该情况后,来自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富阳区中医院的医疗队队员们深入德格县,打好医疗技术帮扶“精准牌”。

帮扶期间,医疗队专家成功诊治多例疑难杂症,完成多台高难度手术。医疗队员通过送医下乡、就地问诊、开展“传帮带”等方式,致力于为德格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

孙奇:骨折不出门,中医正骨挑战“新高地”

作为第一批支援德格县的孙奇,除了日常帮扶工作外,还有一个“摸底”任务。在了解到当地基本情况后,完善门诊、急诊和手术病房成为孙奇和队员们首先要做的事。“当地人多以摩托车为出行工具,随之而来的是有较多的骨折患者,所以创建关节病门诊和骨折门诊,是我们到达后最重要的一大环节。”

在当地,孙奇遇到过不少骨折患者,但一开始没有人愿意尝试中医正骨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选择了驱车前往大型医院就诊,但离德格县比较近的成都医院也足足有一千多公里。

孙奇表示:“当地中医正骨保守治疗的理念不强,再加上没有专门的骨科医生与相关设备,所以无法开展切复内固定手术,大家遇到骨折问题就习惯性往外跑,看到这种情况我感到很可惜。”在孙奇碰到的病例中,基本不属于严重骨折,所以不仅不需要开刀,而且仅借助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保守治疗就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原本大家拒绝正骨的局面,因为一次成功的尝试而悄然改变。“太神奇了,原来这样就能复位,我为这样的治疗方法感到无比惊叹!”一位刚经过正骨包扎治疗的患者看着片子里恢复如初的骨头不禁感慨道。从患者一开始的满是疑虑到完成治疗后的直呼神奇,仅过去几分钟而已。孙奇表示:“此前,大家对于正骨治疗的知识都是一片空白,也心存疑虑。但在我成功治疗几个人后,不少人感觉到它的神奇之处,也慢慢开始接受正骨治疗。对他们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把病治好,既省钱又省时。”

此外,开设以膝关节为治疗主体的膝痛门诊是孙奇为当地弥补的第二个医疗空白。孙奇在就地走访时发现,当地有很多骨性关节病患,恰好这个系统治疗是他们医院的一个亮点,所以孙奇希望借助这个机会让更多当地人得到良好治疗。他表示:“富阳骨伤骨折保守治疗和骨性关节治疗在当地的进一步推广,不仅是中医骨伤挑战的‘新高地’,也是含金量很高的一次新尝试。”

姚宝华:借胃镜消除老百姓心中疑虑,提高大家医学常识

来到德格县已经近10个月了,姚宝华的日常工作是为大家进行胃镜检查,同时,也宣传开展一些中医药方面的工作。他表示:“在当地老百姓的观念中,认为插一根管子到胃里会损伤身体,所以对胃镜检查感到十分恐惧。”对姚宝华而言,老百姓对胃镜检查的“抗拒”也是他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在一次巡回义诊中,姚宝华遇到一位年轻患者,该患者持续胃痛三天且伴有黑便症状。在简单问诊并查体后,姚宝华建议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原因。但该患者认为做胃镜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迟迟不愿意尝试。

“胃镜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危险,只是检查过程会伴随一点恶心感,只有做了胃镜后才能更好地保证你们的健康。”经过姚宝华普及胃镜知识和反复解释劝说后,该名患者终于同意前往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姚宝华发现患者的十二指肠球部水肿变形,有个比较大的溃疡,溃疡周边还有少许渗血,他立即在内镜下给出血部位处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待出血完全止住后再退出胃镜。随后,他还为患者进行了针对性治疗,此前的腹痛和黑便症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这位年轻患者非常感谢我们,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从抗拒胃镜到接受治疗,再到痊愈出院,我们很开心能看到这样的转变。”姚宝华说。

姚宝华表示:“当地的百姓都很纯朴,但由于对医学知识的匮乏,而且不太了解一些病理情况,容易引起肺结核、肝包虫病等传染病,许多小毛病最后变成大毛病,实在可惜。我们医疗队的援助能给当地带去健康和技术,借助自身力量转变老百姓的观念、提高大家的医学常识,在我看来真的非常有必要。”

倪云杰:让更多人享受到家门口的高质量医疗

“在德格县帮扶的这段日子,虽然时间短暂,但带来的感触却令人终生难忘。”提到此次医疗帮扶之路,倪云杰不禁感慨。在德格县时,倪云杰主要负责县医院内科病房、门诊以及当地胸痛中心的相关事宜,争分夺秒的会诊、惊心动魄的抢救、不分昼夜的手术——这些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在倪云杰眼中,印象最深的不是完成一台台复杂手术,也不是解决一个个疑难病例,而是接诊了一位病情相对较为稳定的老奶奶。

事情要从多年前说起,当时这位老奶奶在成都医院诊断出冠心病,但因高龄,患者及家属选择药物保守治疗。而由于当地缺乏心内科专科医生,老奶奶几乎每个月都要驱车10小时以上到成都医院复诊。当知道县医院有杭州来的心内科医生后,老奶奶开心地说道:“我终于可以在家门口看病了!”

在倪云杰看来,虽然只是简单地问询配药,但就在这短短十余分钟内,却帮助这位老人节约了20个小时的来回车程。“有人会觉得分秒必争的抢救或者不分昼夜的手术很重要,但其实为慢性病的老百姓提供就诊便利这样一件看似十分平凡的事更为重要。”看着老奶奶幸福的笑容,倪云杰他感触颇深,“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在做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在帮扶期间,倪云杰给县医院的内科医生带来了高血压、冠心病等心内科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同时,还帮助医院优化胸痛病人的诊疗流程,为当地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思路与方法。“虽然这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只是寻常之事,但能借助帮扶之路,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便利,让更多人享受到家门口的高质量医疗,让我觉得意义非凡。”每每想起自己帮助过的每一位病患,倪云杰的欣慰之情都溢于言表。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通讯员 吕苗 张一梁 见习记者 张宇帆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