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痒了,热水烫也不管用,章医生,我家楼层住得高,最近天气这么干,怎么还会发湿疹?”昨天,年过七旬的马大伯一踏进市三医院皮肤科,就向章一近副主任医师倒起苦水。
马大伯的湿疹已经是老毛病了,这段时间每晚痒得睡不着,四肢都被他抓破结痂。在市三医院皮肤科,最近这样的患者多了不少,但医生却说,这病与“湿气”没多大关系。
干燥相关皮肤病占门诊三成
入秋后雨水少,不少人家中的湿度计指数降至50%以下,大家普遍感觉皮肤干涩粗糙,不少老年人,手足已出现大大小小的裂口。
“今年实在太干了,浑身不舒服。往年我11月底才用润肤乳,今年早早就到医院配来了。”最近几次专家门诊,章一近面对最多的描述就是“痒”。
昨天,马大伯由女儿陪着来看病,撸起袖子和裤管,小腿前侧、大腿内侧、双手前臂都是大片湿疹,衣服上隐约渗透出血迹。
“老毛病了,年年发。今年一开始小腿干燥脱屑,像一片片鱼鳞,为了止痒,我就用热水烫烫,结果痒得更厉害,每天睡前都要拼命抓一抓才舒服。”面对又急又气的马大伯,章一近检查后耐心安抚,“你得的是乏脂性湿疹,又叫干性湿疹,不是湿气重,倒是皮肤太干了。”
按照往年经验,市三医院皮肤科秋冬季日均门诊量大约在3000至4000人次,较其他季节减少,但乏脂性湿疹却进入高发季,最近不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到皮肤科门诊报到。“一些洗澡太勤,又没有润肤乳使用习惯的年轻人及过敏体质者也容易得。”章一近每次专家门诊要看六七十号患者,她数了数,与干燥相关的皮肤病就占比三成。
保护皮脂请牢记“333”原则
“年纪大了,皮肤本身的保脂能力变差,加上天冷,许多人喜欢用热水泡澡,我们的表层皮脂很容易脱失。”章一近常常和湿疹患者开玩笑,“你就是太干净了。”
作为皮肤科医生,一到秋冬季节,她会适当减少洗澡次数和时长,一周用一次弱酸性沐浴露,还有个“333”原则:“我洗澡一般3分钟结束,洗澡水温控制在36摄氏度,接近皮肤温度,洗完澡皮肤还没完全擦干,就涂上30克左右的润肤乳。第一遍薄涂,第二遍厚涂小腿等容易干燥的部位。”
许多人等到皮肤干裂再涂润肤乳,效果往往不太好。章一近提到,最近国外流行一种说法,对于干性皮肤、皮肤瘙痒者,应该“将润肤乳穿在身上”,随时随地涂抹。
“最近,不少人购买护肤品,但秋冬季节一般不建议用橄榄油、甘油等不含生理性保湿成分的产品作为保湿剂,适宜选用较为滋润的润肤乳,比如维生素E尿囊素乳膏等,吸收和保湿效果好。”章一近在门诊中发现,许多老人喜欢穿着特别保暖且不透气的衣物,有些贴身衣物还是腈纶材质,这些习惯都要改一改,酒也要少喝。
感觉皮肤干燥发痒时,也要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炎症反应。“可以用手拍一拍,或者用冷毛巾敷一敷,缓解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