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健如流
发布时间:2021-12-23 10:31:01

运河亚运公园(拱墅运河体育公园)鸟瞰。 记者 李忠 摄

孩子们在公园内玩耍。 记者 郑承锋 摄

运河亚运公园由“一场一馆一广场两中心”组成。图为“一场一馆”。记者 李忠 摄

杭州日报讯 有些数字还没有刷新,不能就这么算了。

2015年高磊刚参加训练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3小时30分内跑完全程马拉松,7个月后,他的这个目标实现了;而后,他又依次突破了“320”“315”,接下来他的目标是“310”。

“我觉得自己有能力跑出这个成绩,但只有真正跑过了才算证明。”因为疫情,高磊已经很久没有参加马拉松比赛,但他依旧坚持着每个月300公里的锻炼。他说,要想刷新成绩,就必须时刻准备着。

像高磊这样的健身达人,杭州还有很多很多。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全民健身也迎来了“大觉醒”的时代。健身人群与日俱增、健身项目日益丰富,健身设施也迅速完善。

根据新发布的《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浙江将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高质量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

那昂扬向上的运动之火,正穿越杭州的公园湖边、林间绿道、大街小巷……燃出一个个热腾腾的青春。

亚运公园

国际赛事场馆的亲民路线

杭州城北,一块放大版的“玉琮”,一把非遗的“油纸伞”,一南一北形成了恰当距离的相望。经过2年多建设,这个占地700多亩的运河亚运公园(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终于对外开放。

“玉琮”造型的体育馆,将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承办乒乓球、霹雳舞两项赛事;“油纸伞”造型的体育场,将承办曲棍球项目赛事。

而对城北市民来说,亚运公园的建成,不仅意味着可以在家门口看亚运会,更意味着今后,他们出门走几步就可以享受到国际赛事级别的体育健身场地。

公园运营方介绍,亚运公园是一座集休闲绿地、体育馆、运动场、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体育公园,不仅立足于服务亚运会,也将长久地服务大众。

家住城西银泰附近的高磊已经享受到了这份福利。

体育馆前,14000平方米的三叶湖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与时不时来水面“挑逗”的白鹭,一起为岸边正在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们加油。

高磊穿着一套轻便的运动装备在公园跑步,衣服打着“雁渡寒潭”的logo,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体育运动俱乐部,鞋子的颜色则是跟游步道颜色相近的红色。亚运公园建成开放后,这里便成了他日常的“训练基地”之一。

“我2016年刚搬来时,这儿还是一堆城郊结合的农居房,我还在这里吃过农家乐呢!现在真是大变样,景观、设施都非常好,是住在这一片的居民的福音。”高磊说,亚运公园简直成了他家的后花园,而跑步则成为他生活中“柴米油盐”一样的存在。

受高磊影响,他的两个儿子也特别喜欢运动,每到节假日,他便会带着孩子到亚运公园锻炼身体。“人生就像跑步一样,跑过才知道,每一步都算数。”在陪伴孩子锻炼时,高磊经常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他们传递一些人生道理。

同样因亚运公园的开放感到兴奋的还有章婷。

“从我们家到亚运公园,红绿灯都不用过。”最近,章婷总是时不时地跟朋友推荐这个家门口的大公园。“工作日晚上基本是跑步、散步的人居多,还有小孩在跳绳、踢足球,一到节假日,大家就‘举家’到公园来了。”章婷告诉记者,放以前,如果他们想去户外锻炼或游玩,得开至少一个小时的车到周边乡村,现在家门口就能满足这样的愿望。

“相比小区里的健身设施,亚运公园的空间更大、风景更美,小孩在这里特别放飞。”有了亚运公园,章婷的锻炼频率都比以前高了。现在,她很期待看到明年的亚运会在家门口举办,并期待越来越多的比赛项目落地亚运公园,给附近居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葛玲燕   编辑:陈周滢
根据新发布的《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浙江将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高质量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