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腹痛、呕吐又便血,八旬大伯苦不堪言 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当心“肠中风”
发布时间:2021-12-27 08:52:40

每日商报讯 12月初,家住萧山80岁的卢大伯(化名)因腹痛、腹胀一周,大便伴有暗红色血,去附近医院就诊,吃药治疗期间,他腹痛、腹胀逐渐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头晕。

在子女的陪同下,老人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见卢大伯腹部膨隆明显,腹肌紧张,伴有双下肢冰冷,胃肠胰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元宇仔细查看当地医院检查报告和患者情况,又耐心地询问发病过程,心中已有了基本判断。

果然,腹部增强CT发现,卢大伯肠系膜上血管有血栓、腹腔内有积液、肠壁水肿、肠管扩张。考虑是肠坏死,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

事不宜迟,医院立即展开抢救工作。动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消毒、麻醉……王元宇及团队成员、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各司其职、分秒必争展开手术。王元宇选择上腹部探查切口。打开腹腔后,见腹腔有大量咖啡色液体,肠管发黑,1米多的肠子已经坏死,若不及时切除,随时会危及生命。

此时,患者突然出现血压偏低、心跳加快情况。麻醉师立即快速补液、给予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待血压稳定,王元宇当机立断行坏死小肠切除,并做了近端小肠造口、远端小肠营养性造口术。终于,卢大伯的血压逐渐回升到正常水平。整台手术耗时不到一个小时。

王元宇介绍,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是指小肠部分血液供应的突然中断,引起的局部缺血和肠道病变,是一种少见但后果十分严重的腹腔血管性病变,死亡率较高。同时,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这主要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较高,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可能会堵住小肠、结肠的血管。若未及时治疗,将迅速发展为危及生命的肠坏死,死亡率高达50%-80%。其发病原理类似脑梗、心梗,因此很多人也称它为“肠中风”。

临床上,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表现为突发腹痛,呈持续性疼痛并阵发性加剧,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可向背部或胸肋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排空症状。

王元宇提醒,对于有房颤、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如果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腹痛,要当心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尽早到医院就诊。快速诊断和干预对于降低该病病死率至关重要。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通讯员 蒋一娜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