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片 孙虎 浙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会脑血管疾病精准诊治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于日本、北京和上海等多个脑科中心研修。擅长脑血管疾病的立体定向治疗,对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和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翻译国外医学文献10余篇。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三墩院区)
每日商报讯 经历了一轮寒潮后,杭州的2022年新年有个不错的好天气,气温也回升了不少。不过眼下早晚温差大,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着不小的威胁。
这段时间以来,浙江医院也收治了不少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可别觉得这是老年人的“专病”,这些患者中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身影,甚至有的脑出血来势汹汹,是传统治疗手术无法精准解决的。
“脑干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急症,起病急病情重风险大,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90%以上。我们曾收治过一位20来岁的脑干出血患者,在植物人状态躺了三年最终不治。”浙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助理孙虎副主任医师表示,在引入立体定向技术后,曾让医生们大为棘手的难题迎刃而解。
IT小伙从不注意血压,直到昏迷入院
30来岁的小李(化名)从事IT工作,前段时间刚从“鬼门关”上挣扎回来,但距离健康,依然有着很长远的路要走……
“患者是被120送进来,入院时人已经昏迷了,血压上压201mmHg,下压也超过100mmHg。”孙虎回忆道,当时急诊头颅CT显示其为脑干出血,如果不立即治疗,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脑干被称为人体的“生命中枢”,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形状不规则,大体呈柱状形,控制着呼吸和心跳。这个位置出血,传统的开颅手术会有术中呼吸心跳骤停的风险,即便是保守治疗,一则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耗费大,二来成效并不高。因此,脑干出血被认为是手术禁区,对其操作如同“刀尖上起舞”。
经过会诊讨论,孙虎决定为小李实施神经导航立体定向下脑干血肿清除术。
立体定向仪是在头颅外安装一个框架,由它来形成一个三维空间坐标体系,使脑结构包括在这个坐标体系内。这时将框架和病人一起进行CT或磁共振扫描,就会得到带有框架坐标参数标记的颅脑CT或者MRI(核磁共振)图像。医生在这个坐标体系内精准定位血肿位置,然后只需在最接近血肿的颅骨表面,用高速颅钻钻一个颅孔,能让大约筷子粗细的穿刺针通过,对血肿进行抽吸清除。
手术非常成功,小李在经过后续的康复治疗后,也恢复了意识,目前在进行康复训练中。
“追溯病因,我们了解到患者常年熬夜,生活习惯不佳,高血压合并高血糖,但他自己从来不在意,哪怕是体检查出来以后,他也觉得自己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不重视。”孙虎坦言,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埋藏在体内的健康隐患,所以建议年轻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习惯。
精准找对脑内占位病变,免除摘除眼球
孙虎介绍,立体定向技术是医院在2019年引入的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技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来更精准地定位,可以把手术刀准确伸到脑内任何一个地方以便于精准完成手术。对患者来说,它创伤小,可缩短住院时间,预后也更佳。
除了脑干出血、丘脑出血这样的高难度出血性疾病,立体定向技术还可用于颅脑肿瘤的病理活检。
今年年初,50来岁的张先生,因头晕乏力和右眼视力下降等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其颅内有多发占位,疑似肿瘤。随后,他求诊至浙江医院肿瘤科。接诊医生考虑为肿瘤转移,且存在右眼病理浸润,但PET-CT检查并没有在他身体其他地方找到肿瘤原发灶,因此考虑颅内原发性占位,需要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来确诊。
如何取得颅内病变病理组织?要么摘除右眼球,要么直接开颅手术。但这种方法,不仅对患者伤害极大,而且由于占位组织多且小,最大的一处病变组织也不到1cm大小,在取病理组织的过程中很容易误伤到其他脑组织,因此孙虎决定,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来获取病变组织。“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患者大脑中建立坐标系,寻找出病变的具体位置后,将穿刺针准确地送到手术靶点区,切取临床所需病理组织块,立刻送往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
术中,孙虎一共取得了十几份病理标本,相当于对肿瘤做了一次微切除。而病理结果显示,张先生得的是原发性淋巴瘤,虽然是恶性肿瘤,但万幸,淋巴瘤对于放化疗比较敏感。目前,张先生也正在积极接受淋巴瘤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