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身体自我调节机制减弱 老年人务必警惕餐后低血压
发布时间:2022-01-04 09:04:32

每日商报讯 86岁的罗老先生(化名),有2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一直在服用降压药治疗。最近几年,罗老先生经常出现头晕症状,而且在早饭后特别明显,严重时甚至有心慌、出汗、站立不稳的现象。每年定期体检,去当地医院多次检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今年11月底,罗老先生到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血压门诊找孙东升主任医师就诊时,无意间提到早餐后又头晕得不行。在孙主任建议下,回家后家人精确记录老人餐前、餐后的血压数值。两周后,家属反馈,早餐前血压146/66mmHg,餐后只有86/50mmHg。按照孙东升的提醒,头晕的时候,让罗老先生躺下来,血压会有明显回升,症状也相应改善。结合餐后发生的头晕症状、血压变化特点,罗老先生被诊断为:餐后低血压。

孙东升介绍,当动脉血压的收缩压小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60毫米汞柱,同时合并有头晕、乏力或胸闷等供血不足的症状,就叫低血压。而餐后低血压是低血压里面比较特殊的一种情况,特指餐后发生的低血压,一般多发生于老年人,就餐后两小时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个毫米汞柱以上,并出现不适症状。

餐后发生低血压,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了?当然不是。孙东升表示,从根本上讲,餐后低血压属于一种“人体血压调节出现问题”的异常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们进餐后,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消化系统就会调配更多的血液到消化道,这样其他系统和器官中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血压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是很灵活的,能够及时触动血压调节机制,有效保障其他器官的血液供给,不至于影响整个身体的运行。所以,健康人无论吃得有多饱,也不至于餐后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

然而,老年人对于血压的调节能力有所减弱,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可能出现失灵,所以餐后维持血压的能力就下降了,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近几年,临床上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及各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常见原因包括:1.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血压自稳或调节的能力下降;2.餐后人体血液更多流向消化道执行食物的消化吸收任务;3. 降压药的使用,特别是利尿剂、α阻滞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降压药更容易引发餐后低血压。

孙东升特别提醒:老年人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而且,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建议有此类情况的老年朋友,每次餐后半躺休息半小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适当增加脂肪类食物,同时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帮助,让医生调整降压药,对于特别顽固的餐后低血压,也可以酌情考虑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缓解病情。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史俊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