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幽门螺杆菌,距离胃癌到底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2-01-14 08:53:45

一人感染,全家都有可能被传染

幽门螺杆菌是后天传染的,这是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也有“一人感染,全家均有感染可能”的说法。

“严格来说,每个人的个体素质和抵抗力不一样,也并非人人都会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幽门螺杆菌的口-口和粪-口传播途径,是非常容易在家庭成员之中造成交叉感染的。”

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郑培奋就曾在门诊中碰到过双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夫妻患者。当时妻子已经是时隔两年后再次查出幽门螺杆菌,而丈夫曾一度拒绝做幽门螺杆菌检查。

“我告诉女患者,一定要把丈夫带过来一起做检查。”郑培奋严肃地告诫患者,若不排除丈夫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情况,她很可能会第三次感染。果然,丈夫来院做了呼气试验,也是幽门螺杆菌阳性,也一起接受了杀菌治疗。

由于中国人用筷子吃饭,且不习惯用公筷和公勺,多人的筷子和汤勺在同一个菜盘和汤碗里进出,互相夹菜,这就给了幽门螺杆菌传染机会。

“如果家中已有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了,那么第一,建议其他家庭成员也做检查,及时杀菌治疗,第二,家中饮食应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郑培奋提醒,在所有家庭成员杀菌成功前,分餐制至少应坚持六周。

感染幽门螺杆菌,不等于一定得胃癌

人们最关心幽门螺杆菌的点,在于它与胃癌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约5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但这不意味着,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就一定会得胃癌。

“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遗传、饮食、长期精神压抑等等,不仅仅是幽门螺杆菌‘一个人的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杨建锋表示,从感染幽门螺杆菌到发展成胃癌,是个非常长远的过程。

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尿素酶等物质可影响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我们的胃部正常细胞与幽门螺杆菌围绕着胃壁不断拉锯,幽门螺杆菌破坏哪里,正常细胞就要修复哪里。

在这个拉锯战过程中,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炎症长期存在,可以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出现。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伴随有肠化,但癌变率也非常低;进一步进展到不典型增生(也叫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这个阶段发生胃癌的风险就陡然增加。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最终发展成胃癌的比例约1%-2%,当然,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总数,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陈彬睿表示,有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降低34%-54%的胃癌发生风险。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李文芳 郭俊 王文婷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