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爬山时 需注意五大健康要点
商报讯 “不好啦,快来人啊,有人昏倒啦!”“有没有医生?有没有医生?”2月5日大年初五,宝石山上忽然传来一阵焦急的呼救声。只见一名上了年纪的大爷倒地不起,一时间引来了周围的市民和游客。
此时,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潘葛凤正在享受难得的假期,带着家人和孩子一起逛了西湖,刚爬上宝石山。见此情景,她毫不犹豫冲上前,十几秒后老人才慢慢恢复了意识。
保俶塔下,护士十几秒救回一名老人
当天下午1点左右,潘葛凤和家人才爬上宝石山后没多久,便遇到了这一幕。
听路人说,有老人突然毫无预兆地倒在了地上,老人的女儿正哭着拨打120急救电话。
“大家快散开,我是护士,我会急救,让我来。”潘葛凤立即从人群中挤了进去,看到一名女子半蹲在地上,怀里抱着七八十岁的老大爷。老人闭着眼睛,面色苍白,好多人七手八脚地给他掐人中,可是老人没有任何反应。
潘葛凤上前把老人放平在地上,迅速查看了他的状态,发现老人眼神迷离,呼吸微弱,冰凉的手指一时间没有摸出跳动的颈动脉,对着双手呼了两口气,再摸,还是没有,于是立马为老人实施心肺复苏。
“一,二,三……”在实施心肺复苏十几秒后,老人吸入了一口气,僵硬的身体舒展开。看到老人面色恢复红润,再摸了一下老人的颈动脉,似乎有了搏动,潘葛凤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声喊“大伯,大伯,大伯,大伯,”老人慢慢睁开了眼睛,他女儿在旁边哭着喊“爸爸,爸爸”,老人终于有了回应。
“救回来了,救回来了。”这个时候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掌声,家属激动地向潘葛凤连声道谢。而长舒了一口气的潘葛凤摆摆手,默默地走开了。随后,老人在120救护人员的搀扶下转送至医院。
气温变化剧烈更要防治心脑血管病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杜常青主任医师提醒,寒冷天气里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大家一定要小心,特别是这几天气温变化较大,更应注意保暖防寒。
“一方面寒冷导致血压升高:在寒冷环境里,人体外围血管收缩,会使血压上升,血压越高,罹患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也就越高。同时,寒冷会导致血管痉挛,在人体突然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室外时,血管无法适应激烈的冷热变化,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血管痉挛会使血管腔变狭窄,阻碍血液通过,另一方面还会使血管内已经有斑块的患者发生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影响心脑血液供应。”
他还表示,寒冷让血液变黏稠,因为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们不容易感到口渴,喝水比较少,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变高。血液黏稠度升高可以损伤血管内皮,为斑块和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影响心脑供血。
冬季爬山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这几点
爬山作为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受到很多人的喜欢。杭州西湖边多山,常能见到老人爬山的身影。对此,杜常青也有一些提醒建议给大家——
结伴同行。老年人毕竟都上了岁数,如果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眩晕症等,最好不要爬山。即使身体良好的老年人爬山也要结伴同行,因为爬山消耗体力大,心脏负荷加重,如果有疾病突发,需要有人照应。
爬山穿着要保暖舒适。爬山一定要穿得舒适,尤其是冬天,早晨气温很低,老年人不要因爬山会热就少穿衣服。室内外温差很大,老年人猛然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发生血管痉挛,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吃饭喝水不能少。冬季天亮得晚,老年人摸黑爬山很危险,要等天亮再出发,出发前最好吃早饭,并喝一杯白开水,这样既补充了热量,到了山上不怕冷,还能稀释血液,并减轻运动时的缺水。
爬山要量力而行。爬山前要做一些热身活动,爬山的情况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酌情而定,老年人不能和年轻人比,爬山坡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速度不宜过快,爬山时最好身体前倾,避开悬崖和没人走的山林。爬山时,如果感觉身体疲劳,应该原地休息,不要逞强坚持。
心血管疾病老人的家人要学点心肺复苏术,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