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癌症筛查一次就够了吗? 年轻人需要癌症筛查吗?一文看懂癌症筛查
发布时间:2022-04-16 00:06:22

浙江省常见六大类癌症筛查,你参与过吗?

杭州日报讯 4月12日,我省启动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周宣传活动,今年的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根据2020年浙江省相关监测数据显示:癌症仍是我省居民死亡的第1位死因,报告死亡率188.37/10万,其中城市182.67/10万,农村192.40/10万。位居死亡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数的68.34%。

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杜灵彬副主任告诉记者:从我省目前正在开展的4个层级癌症筛查项目结果显示,存有“一高一低”的现象,即筛查阳性率高,临床筛查参与率低。他以2020—2021年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为例,项目总共完成411.7万人筛查,筛查阳性率为18.06%。筛查阳性表明该居民罹患该癌症的风险比评估中低风险的人群更高,需要参与临床筛查,明确其身体状态,很可惜目前全省筛查阳性人群接受肠镜检查参与率比较低,不到35%。“高危人群评估、评估阳性进行相应的临床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这是癌症三级预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那么,究竟如何防治癌症,才能最大可能减少漏洞?你对癌症筛查防治真正了解吗?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将癌症防治的关口前移?

日前,记者就我省常见的六大类癌症,采访了国科大肿瘤医院相关专家,同时也请肿瘤预防专家权威科普癌症筛查中的误区,梳理出了健康人防癌全攻略,希望大家都能踏实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癌症筛查中5大误区

日常癌症筛查中,市民存在哪些常见的误区,记者请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杜灵彬副主任进行权威科普。

1.癌症筛查做一次就够了。(×)

根据重点癌症筛查技术方案要求,筛查时间间隔一般为5年,有些临床筛查指南会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态确定时间间隔为3年,并非一查定终生。医生会根据临床筛查结果,来确定随访时间间隔。以上消化道癌筛查为例,如果检查中出现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重度萎缩性胃炎、重度肠上皮化生等情况,那么就需要缩短时间间隔。

2.筛查阳性一定会得癌症。(×)

在日常重点癌种筛查中,我们采用初筛和临床筛查相结合,其中初筛采用问卷调查结合简便生物学检测,比如结直肠癌的筛查,就是问卷评估结合粪便潜血试验,问卷评估为高风险,便潜血阳性,就是筛查阳性,这表明该居民罹患该癌症的风险比评估中低风险的人群更高,需要参与临床筛查,以明确身体状况,所以,并非筛查阳性一定会得癌,而是筛查阳性一定要进行下一步的临床筛查,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3.年轻人不必癌症筛查。(×)

年龄是癌症筛查重要的一个指标,但年轻并非防癌的通行证。根据浙江省疾控中心死因登记数据显示,癌症是除儿童以外(0—14岁组)的各年龄组人群的首位死因,在国内,不同癌种筛查年龄段不一致,城乡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年龄段为35—64岁。在我省即将推广的中国居民癌症防控行动,目标人群即是18岁以上常住居民。所以,年轻人不要仗着自己年轻而透支健康,有一定症状、有家族史,一定要早早筛查。

4.肿瘤标志物正常就不必癌症筛查。(×)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或机体细胞受肿瘤刺激而释放的一类物质,它存在于血液、胸腹水或尿液里,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明确用于癌症筛查的肿瘤标志物有2个,一个是用于肝癌筛查的甲胎蛋白(AFP),另一个是用于前列腺癌筛查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如果这两个指标高,必须参加临床筛查,明确临床诊断或排除。其余情况还是需要按照筛查标准流程,积极参与癌症风险评估和临床筛查。

5.健康体检能代替肿瘤筛查和防癌体检。(×)

健康体检是为了发现身体上存在的健康问题,但通常不包括肿瘤筛查,因为肿瘤筛查是有组织性的,目标癌种是明确的。防癌体检则属于广谱性的肿瘤筛查,健康体检与防癌体检的着重点不同。除常规体检外,防癌体检项目是由专业检测手段组成的,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发现身体内部存在的肿瘤,也是为了对癌症有关的病因、癌前疾病进行检测,预防癌症的发生。

6

浙江省常见6大类癌症筛查一文全解 (排名不分先后)

【肺癌】

高危年龄:50—74岁

筛查方法:低剂量螺旋CT

高危人群解读

解读专家:国科大肿瘤医院胸部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曾剑

肺癌的高危因素中,年龄是第一要素。45岁之后,肺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到50岁形成一个峰值。对于广泛人群来说,45岁以后一定要做一次胸部CT。

另外,还有几类人群是肺癌高危人群:有家族性肺癌病史,特别是像爸爸妈妈这样直系亲属有病史的人群;吸烟超过20年的吸烟人群,其中包括配偶有吸烟史的;有肺部慢性疾病,比如肺结核等疾病的人群;从事特殊职业、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诸如油漆工、大理石工人等。即便无吸烟史,如果有长期刺激性干咳或咳嗽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中老人群体,就要想到去做肺癌的相关检查。

在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中,对于肺癌的预防有这样一条,家庭烹饪时应全过程打开油烟机,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煸炒和油煎等烹饪方式。所以,长期在厨房从事炒、煎、炸的群体,是特别需要提醒进行筛查的高危人群。

【结直肠癌】

高危年龄:50岁以上

筛查方法: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解读

解读专家:国科大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鞠海星

结直肠癌有这几类高危人群:患过大肠腺瘤的人群;患过溃疡型结肠炎的人群;患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妇科、乳腺)的人群;直系亲属中有1人以及1人以上患有遗传性肠癌患者、肠息肉患者的人群;其中,经常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肥胖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高热量摄入,营养过剩,容易引发结直肠肿瘤等代谢疾病。

在这几年的门诊人群中,我们明显发现,现在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病史的家庭,筛查依从性有了明显提高。家族有一个人生过肠癌,家族中其他人患病概率高3倍。病人确诊后第一年,进行家族性筛查很有必要,千万不要拖。

不久前,我接诊过一个病人,家中3兄妹,老大52岁,先确诊结肠癌。在我们医院动手术前,我们对家属进行了相关宣教,家属把医生的话听进去了,其他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都进行了肠镜检查,妹妹查出了一个早期肠癌病灶,弟弟摘除了一个肠息肉,规避了三兄妹同时中招的悲剧。

【胃癌】

高危年龄:40—74岁

筛查方法:胃镜检查

高危人群解读

解读专家:国科大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杜义安

胃癌发病有多方面因素叠加,高危人群主要有:家族有癌症病史;大于40岁以上的人群;经常吃不新鲜食品,爱吃腌制发霉的食物、高盐食物的人群;有抽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经常熬夜、缺少运动的人群;另外,胃部有慢性感染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胃部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溃疡、胃息肉、胃大部切除病史等疾病的人群。

胃癌的发病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各种内因外因综合作用引起,早期胃癌,没有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近年来,胃癌的发病有呈年轻化的趋势,其中有一例病例,我认为很有说一说的必要,最近接诊了一个26岁的软件开发员,做胃镜时,胃部仅查出了一个2厘米的小溃疡,但这个小溃疡恶性程度高,是印戒细胞癌,并伴有多处淋巴结转移,一问病史,他长期有普通胃炎的表现,但是烧烤熬夜不断,一直没有去做个胃镜,实在可惜。

【乳腺癌】

高危年龄:推荐一般风险人群群体筛查起始年龄:35—40岁,筛查终止年龄:65—70岁。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5—54岁。

筛查方法: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

高危人群解读

解读专家:国科大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杨红健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直系亲属中有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特别是有乳腺癌1号基因BRCA1或2号基因BRCA2突变的携带者;既往有癌前期病变,包括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另外,高脂饮食、生育等问题都是乳腺癌的高发因素。

相较于有些癌种的年轻化趋势,基于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分析,我认为我国乳腺癌发病会逐渐呈老年化趋势。10年前我的门诊,50岁以下的人群大致占三分之二,而今天的门诊病人来看,50岁以上的刚好占到了一半,年龄最大的是73岁。我从事乳腺癌临床30余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上每个月都能见到乳房溃烂的乳腺癌患者,现在已经很罕见了。所以,早期发现乳腺癌,还是要广大女性朋友,特别是高危人群及有相关高发因素者,提高警惕,积极做好规范的筛查及筛查后的科学处理。

【肝癌】

高危年龄:男性35—64岁 女性45—64岁

筛查方法:甲胎蛋白检测、腹部超声

高危人群解读

解读专家:国科大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宇华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更需要引起注意。

当下,我国肝癌发展有一个明显趋势,原发性肝癌症主要是乙肝发展而来,但现在随着乙肝控制越来越好,这一人群发病趋势呈下降趋势,反之,由脂肪肝或酒精肝引起的肝硬化,而后发展为肝癌的,在未来有升高的趋势。

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每4个人中便有一名脂肪肝患者。有数据显示,当脂肪肝进展为脂肪肝肝炎时,34%—42%的患者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有2.4%—12.8%的患者最终可能进展为肝细胞肝癌。

在我的门诊病人中,这种趋势已比较明显。今天接诊一位肝癌病人,48岁,没有乙肝家族史,平时无不适症状,体检一下就查出肝部有3厘米的占位,他翻了一下自己的体检报告,很后悔,脂肪肝10年了。目前,肝癌的筛查简单易得,抽血和B超即可,肝部1厘米左右的病灶,以3个月翻一番的规律增大,建议部分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意义就在这里。

【宫颈癌】

高危年龄:35—64岁

筛查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 HPV 检测、阴道镜检查

高危人群解读

解读专家:国科大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于爱军

以下几类人群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第一是性生活早的人群,18岁以前开始性生活和20岁开始性生活的两类人,前者患病风险比后者高3—4倍。

其次,是有多个性伴或者配偶多个性伴的人群,感染HPV病毒机会多,另外,卫生状况不好、工作压力较大、长期吸烟和被动吸烟人群,都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所有有性生活的妇女,都要接受宫颈癌筛查,同时符合年龄的,接受HPV疫苗注射。另外从临床医生角度来说,我认为宫颈癌的高危年龄应该不设上线,即便65岁,但从未有过相关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也是高危人群。在我们病房,50—65岁的患者人群占到了50%以上,这些人群,没有接种HPV疫苗,相关宫颈癌健康科普也不到位,所以很多能早期发现的病人,没有好好把住筛查这一关,导致后面病情恶化。

上周,我在临安当地医院出诊,有一个病人53岁,检查发现宫颈有一个3厘米的菜花样肿瘤,结果再去看看她的体检报告,从2019年体检报告中,就显示宫颈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但她没有当一回事情,不继续检查,也不咨询医生,当时只需小范围手术处理即可,而不必现在需要广泛子宫切除。如果重视筛查和随访,断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文 田兰芳/制图   编辑:汪浩
4月12日,我省启动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周宣传活动,今年的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浙江省常见六大类癌症筛查,你参与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