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小时即下床进食
发布时间:2022-05-19 07:18:44

高科技、新理念加持改变临床治疗模式

每日商报讯 传统手术观念里,住院时间越长对恢复元气越有利,尤其是肿瘤切除等大手术,卧床静养相当长一段时间很有必要。但事实上,长期卧床患者如得不到充足营养和有效锻炼,精神生活又相对匮乏,时间越长反而越不利于术后恢复。如今,随着现代医学不断进步,基于技术创新和围手术期管理的“快速康复”模式正在临床中被不断良好应用。

近日,国科大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就为一名子宫内膜癌患者做了机器人荧光导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三个小时,患者便下床行走,到饭点也能自由进食。

“这得益于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它的荧光影像系统,荧光导航能精准识别、顺利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这让肿瘤微创手术实现了更微创更精准的效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妇瘤外科主任医师朱滔教授介绍,为了最大限度截断恶性肿瘤的生长,传统腹腔镜手术在做淋巴清扫时会尽量多地切除转移或有转移倾向的淋巴结,可以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达不到“找得全,看得清,切得准”的手术目标。而荧光导航技术的运用,为外科医生手中加装了“导航仪”,术中荧光可精准定位肿瘤大小、位置,术中会引导精准切除癌变的病灶,快速确定肿瘤边界和手术切除范围。

另外,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因其更小、更细、更长的机械手,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度和更大的手术操作范围——荧光定位确保最佳手术姿态,数字内窥镜更加轻巧,3D立体感视野更加宽广。

除了技术的提升,术后患者之所以能快速康复,还依赖于一个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他们可以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营养、麻醉、康复和医疗等多方面保驾护航。

朱滔教授认为,外科手术技术和理念的每一步提升,都将会给肿瘤患者长期生存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快速康复理念行之有效地推广,将会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死亡率。提升不仅会使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同时更会给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和生存希望。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