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州持续高温,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一下子多了不少 ,有静脉曲张的人群要特别注意
发布时间:2022-07-19 05:23:17

都市快报讯  上周,67岁的张大姐在儿媳的陪伴下,一瘸一拐地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医生,你看看我这腿,疼得走不了路了。”张大姐伸出左腿,只见膝盖处往上都又红又肿,表面血管突出。

“你之前是不是有静脉曲张?”血管外科主任助理陈乐高副主任医师一看这症状,心里已经有了数。

“我静脉曲张好多年了,平时没什么感觉,一直没到医院来看……”张大姐有些疑惑,“这有关系吗?”

高温天经常在外搬重物

一检查血栓已经跑到了肌肉里

经询问,张大姐是开小卖部的,最近天气热,店里冷饮生意特别好,她每天都要进好几箱的货。

为了省点人工费,张大姐自己当起了搬货员,一箱箱的雪糕、饮料,都靠她徒手从车上搬到店里,有时候客人点的单多了,不好拿,她也会帮忙送上门去。

半个月前,张大姐隐隐感觉左腿有些疼痛,她以为是白天路走多了,休息休息就能好,便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照常搬货、送货。

就这样持续了一周,疼痛不但没有减轻,范围还越来越大,而且左腿肉眼可见地肿胀起来,比右腿粗了一圈。

“本来是走路的时候痛,后来坐着躺着也痛,一点都不能碰。”要强的张大姐还想再扛一段时间,还是媳妇发现了,坚持带她来了医院。

“你这是血栓性静脉炎,要住院手术了。”陈乐高医生给张大姐做了检查,发现她左腿从膝盖一直到腹股沟处都有红肿,有一些血栓甚至已经跑到了肌腱里。

听说要手术,张大姐吓了一跳:“我就是腿痛,有这么严重啊?”

陈乐高医生说,这种红肿痛是血栓堵塞静脉后引发炎症导致的,如果不及时手术,会发展成深静脉血栓,严重的可能导致下肢溃疡感染,如果血栓随着血流掉进肺部,还有可能形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好在经过手术,张大姐下肢肿痛的症状均已消失,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高温季节这两类人最容易得这种病

有静脉曲张一定要及时治疗

陈乐高医生说,最近杭州持续高温,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一下子多了不少,每次门诊都能遇到四五个类似病例。

62岁的刘大哥跟张大姐一样,也是腿部红肿疼到走不了路才来医院就诊的。

刘大哥以前当过兵,喜欢运动健身,退休后也坚持每天早起锻炼,最喜欢的就是约上三五好友一起爬山。

最近天气实在太热,几位朋友都打起了退堂鼓,只有刘大哥“毅力可嘉”,依然顶着烈日坚持爬山,一爬就是两三个小时。他轻装上阵,每次只带一小瓶矿泉水,常常爬到一半就喝完了。

上周三,刘大哥爬完山回到家,发现小腿处出现了一个个硬的小包块,而且一按就疼。捱到晚上,腿上的硬块不仅没有消退,还开始发红,疼痛难忍之下,他急忙到医院就诊。

医生一看,又是血栓性静脉炎,好在手术及时,1天后刘大哥就出院了,医生叮嘱他,回家后要多休息、多喝水,这段时间都不要去爬山了。

陈乐高医生说,从这段时间接诊的情况来看,患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以60岁以上的人为主,他们往往都是静脉曲张多年,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及时治疗的。而且,室外高温作业和户外运动多的人更容易得这种病。

“高温天气人出汗多了,毛孔张开,血液浓缩度也增加,如果补充的水分不够,就很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静脉曲张的患者,正常的血液是往前流动的,而曲张的静脉处,血液从湍流变成了涡流,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过长,也容易淤积形成血栓。”

陈乐高医生说,还有一些人脚汗多,夏天易得脚气,也要特别注意,因为脚部皮肤破损后,细菌趁虚而入,可能导致炎症,炎症又更加容易产生血栓,会形成恶性循环。

建议每天饮水量达到3至4升

有静脉曲张要及时治疗

高温天如何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主任医师给了三点建议:

1、尽量避免高温作业。出汗太多对人体体液平衡影响很大,也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

2、多喝水。喝水是预防血栓最经济便捷的方法,像最近这种伏天,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最好达到3至4升,富含矿物质的水更佳(比如矿泉水、椰子水等),饮料含糖量过高,不建议老年人过多饮用。要判断自己每天的饮水量够不够,也可以看尿量,一般来说,每天的尿量要保持在4次以上。

3、穿弹力袜。夏天很多人觉得穿弹力袜太闷不舒服,也可以先通过手术,把静脉曲张治疗好。

什么程度的静脉曲张需要手术?蒋劲松主任说,静脉曲张只要到了C2期,都建议手术治疗,通俗来说,只要肉眼可见有静脉曲张的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了。

“目前针对静脉曲张的治疗只有手术一条途径。”蒋主任说,有些患者会担心夏天做手术容易伤口感染、恢复慢,其实夏天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反而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而且静脉曲张的手术创口很小,几乎看不到,“微创手术操作起来还是很快的,通常住院1-3天,在家休息一两周就能恢复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琳 通讯员 杨陶玉   编辑:张翟
上周,67岁的张大姐在儿媳的陪伴下,一瘸一拐地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