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60岁,多年前体检时发现心脏肥厚,但一直没有到专门的心内科就诊。两年前,他开始频繁头晕、心慌,这才去老家的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肥厚性心肌病,出现头晕心慌是因为心脏出现了短阵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
医生告诉他,这种病会导致各种心律失常,表现在张先生身上便是室速,轻者出现心慌头晕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心源性猝死,危及生命。当地医院在详细评估后,为张先生植入了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一旦出现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ICD会放电,终止心律失常,相当于在心脏发生了“电路短路”时,让心脏“重新启动”,同时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尽可能减少室速的发作,延缓心脏病的进展。
此后张先生的病情趋于稳定,室速发作显著减少,头晕心慌的症状都消失了。张先生也认识到了自身疾病的严重性,改变生活习惯,规律服用药物,定期在医院复查。
然而10多天前,他突然感觉胸口好像被“重击了一下”。意识到是“除颤器放电了”,他立刻赶到当地医院。心电监护一接上,医生面色凝重:心电监护上显示频发的室速,这意味着张先生的病情严重了。
张先生随后在医院住了一星期,始终没有脱离危险,医生多次尝试降低静脉药物的剂量,但药量一减,室速很快就多起来。
家人带着张先生赶到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室,心超显示张先生的室间隔厚度达到了39.3mm,而正常人室间隔厚度为9-12mm。
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蒋晨阳坦言,器质性室速的导管射频消融本就是最为疑难复杂的心脏手术之一,对于张先生而言,心肌重度肥厚、病变范围大,手术难度、风险比常规的器质性室速手术更高。
手术难,更考验技术水平。蒋晨阳主任医师通过缜密的思考,提出在体外循环(ECMO)辅助下进行手术。ECMO的支持可以让患者耐受长时间的室速发作,争取到更充足的时间来对室速充分标测和消融,风险保障更高,手术效果更理想。
经过多学科(MDT)讨论细化明确手术方案后,心脏电生理团队、心脏外科团队、麻醉团队、体外循环团队和重症监护团队多位专家通力合作,历时近8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张先生心脏中的病灶得到了彻底清除,经过反复检查,都无法再诱发室速、室颤。患者返回病房后,停用静脉药物也没有室速再发。这足以表明,张先生的心,终于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