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除部分特殊情况 这项指标增高须尽早干预
每日商报讯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肾好”是一件关乎颜面的大事。如果你说一个人心脏、肝脏不好,对方可能只是一笑而过,但如果你说一个人肾不好,他一定会马上反驳。前段时间,浙中医大二院(省新华医院)就遇到了好几位对“肾功能”有困扰的患者,巧合的是,他们的烦恼都与一个指标相关。
肌肉含量高、爱吃肉都会导致血肌酐升高
“年纪轻轻的,平时没什么不舒服,这么健壮的人,怎么肾就不行了?我得知消息后,很着急,肾有问题,他以后结婚、生子,都会受很大影响的,别人还告诉我肌酐升高就是肾坏了,发展下去就是尿毒症。”近日,杭州的李妈妈(化名)拿着儿子小李的体检报告,愁容满面地来到医院肾病科门诊,交谈中,副主任医师杨杰了解到,25岁的小李身高181cm、体重88kg,平时热爱健身,是个典型的“肌肉男”。此次体检报告显示,该患者的尿常规、肾脏B超等都没有问题,仅血肌酐指标出现了异常,为120μmol/L(正常范围57-111μmol/L),体检报告提示其肾功能下降,建议到肾内科就诊。
考虑到小李不愿请假未到场,无法核实他的个人感受、症状等信息,在初步判断其肾脏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杨杰给小李预约了血液肌酐、尿素氮、尿液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检查。几天后,结果显示,除了血肌酐仍旧偏高(110μmol/L)外,其他均是正常。而这一结果也印证了杨杰的猜想——小李身体肌肉含量高、肉类饮食偏多,容易导致血肌酐升高,此类情况在热爱运动的年轻男性中并不少见,属于正常现象。
无独有偶,前阵子,杭州的杜大姐(化名)亦因为“血肌酐异常”被转诊到了肾病科。“患者因疲劳、乏力到医院检查,血液生化发现她的血肌酐达到了190μmol/L,当时她误以为自己肾不行了,但来院后,通过尿检和泌尿系统B超,我们却没有发现肾脏损害迹象,追问下才得知,她得过‘甲减’。”杨杰介绍,杜大姐服药多年后,经多次复查,她误认为自己已经痊愈,便擅自停药。她的肾功能之所以下降,与甲状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目前,经过近两个月补充甲状腺素治疗,杜大姐的乏力症状明显缓解,甲状腺功能、血肌酐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大部分血肌酐增高确与肾病相关
置之不理易发展成尿毒症
研究表明,肌酐的主要来源为人体骨骼肌和饮食中的肉类,血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脏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浓度升高。
一般而言,血肌酐过高意味着肾脏受损,但这个指标并非敏感型指标,会受到肾功能以外的因素影响,如肉类食物会在我们体内代谢产生外源性肌酐,临床常用的部分降压药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减少肾脏血流、减少肌酐的排泄,以及身体强壮、肌肉较多等,都会导致血肌酐升高或超出正常人范围。
杨杰指出,肾病科门诊平时会遇到不少血肌酐增高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像小李这样对该项指标不了解的少量健康人群,大多数患者确实存在肾脏疾病,如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这些慢性肾脏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管理不规范,的确会进入尿毒症(肾衰竭终末期)阶段。所以,血肌酐增高后,仍需要引起重视,切不可置之不理。
“血透病人大多都经历了从早期肾脏病(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阶段等)逐步发展到尿毒症的过程,多则二十余年、少则几年,部分病人就是因为血肌酐增高后没有重视和干预,错过了控制疾病的最佳时期。”杨杰强调,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8%,很多肾脏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或不适,因此,大家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肾功能异常”,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痛风、慢性肝炎等患者发现尿检指标异常,都需要及时到肾脏专科咨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