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名片
以党建促发展,用实绩强党建。切实发挥党建的坚定信念、汇聚资源、激发活力、共建共享作用,有效推动数量、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效应,为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杭州日报讯 十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在新形势、新挑战下,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为首要目标,聚焦“十四五”规划发展蓝图,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科研创新、品质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突破,为奋力建设学科有高度、人才有厚度、服务有温度的区域医教研新高地而奋斗。
杭师大附院一系列办医办院举措的背后,是医院党委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奋楫争先的全局思考,是有效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弥补建设发展短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健康需求,深化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有力彰显。“下一步,全院上下将进一步凝心聚智、奋发有为,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做好医教研各项工作,更好地守护杭州大城北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刘新功信心满满。
五位院士助力“健康共富” 探索推广心血管病防治“拱墅模式”
上月底,由杭师大附院主办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与医联体建设”院士论坛开幕,在中国科学院段树民、尚永丰、葛均波、陈义汉、宋保亮五位院士的见证下,杭州市拱墅区心脑血管病防治协会揭牌,同时发布紧密型医联体下胸痛救治模式。
集合区域医疗力量研究、防治专项疾病的做法屡见不鲜。但以此为契机,丰实疾病防治矩阵,让医疗资源真正下沉,进而提炼出一套防治模式,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防治思路,更显难得。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体系搭建上,杭师大附院的眼光更为长远。
对心衰、心梗等心血管意外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上医治未病!我们的心脑血管病医生不光能看病、手术,更应成为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前哨。”在杭师大附院院长、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张邢炜的设想中,心血管疾病防治“拱墅模式”的构建前提,就是要缩短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的救治时间,然后逐步降低区内严重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从2011年起,杭师大附院就与拱墅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远程心电实时监控传送网络。2015年初在省内率先筹建胸痛中心。2017年牵头成立杭州市胸痛中心联盟。2018年牵头组建杭州市医学会胸痛分会,迅速、精准、有效救治心血管意外患者。2020年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持续推进救治流程梳理、基层医护培训、辖区居民科普。今年与拱墅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探索推进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大背景下可复制、可推广的“拱墅模式”急性胸痛联合救治分级诊疗体系,让基层社区医院真正成为百姓急危重疾病救治中的“守门员”。
不懈努力终得回报。10年间,心梗患者从入院到完成手术,平均用时已从180分钟缩短至60分钟,用时最短的一位患者仅29分钟。基层社区医院与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建立联合救治及转诊关系,急性胸痛救治的“第一公里”,和胸痛康复管理的“最后一公里”被有效打通。“拱墅模式”这张能为百姓健康兜底的城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保护网,正双管齐下地被织密织细,复制推广指日可待。
作为杭州城北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杭师大附院一直肩负着保障辖区居民健康的重任。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方面,从未停下发展与创新的脚步。在规模、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都已是心脑血管病的诊疗高地。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预防为主、以基层为重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之中,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因此,杭师大附院在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方面也主动扛起这份社会责任。杭师大附院党委书记刘新功表示:“在全社会加强数字化赋能,打造‘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相信我们在探索的城市心脑血管病防治‘拱墅模式’定能更好守护城北百姓健康,为其他区域的防治提供借鉴,从而惠及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
顶尖医学大咖纷纷加盟 外“引”内“强”提升学科发展核心竞争力
学科持续发展,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近几年来,杭师大附院十分注重“上接天线”,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大咖,组建重点学科群建设智库,打造“黄金战队”。
2021年底,在杭州师范大学的鼎力支持下,杭师大附院聘请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为名誉院长,聘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超常规支撑医院传统优势学科心血管内科跨越发展。
大咖的到来,直接发挥了“领头雁”“导航塔”引才聚才作用,短短8个月时间,来自北京、上海一批心血管专家陆续到院工作。“我们将从杭州市民心血管病的特点出发,相继开展心脏瓣膜介入、三维电生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手术和检查,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今年7月刚从北京引进的杭师大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董鹏很有信心。此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血管专业团队的两位顶级专家王绿娅主任医师和杨娅主任医师,也将各带团队定期来医院坐诊、查房。
与此同时,其他重点学科的名院、名科、名医合作也蹄疾步稳、硕果累累。去年5月,杭师大附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浙大一院等15家医院牵头成立“长三角脂肪肝临床中心区域联盟”,建立肝脏病学科高端智库。今年8月,由副院长、国内知名肝脏病专家施军平牵头,全球首个以中国大陆脂肪肝患者为对象的国际注册RCT临床研究项目VENS发布的研究成果,被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列为学会成立30周年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由杭师大附院主导的临床认知心理学是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主任臧玉峰教授和研究团队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多学科交叉脑认知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以帮助更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帕金森病等脑部疾病患者实现拥有健康大脑、享有品质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亚运会的临近,杭师大附院全力推动杭州市体医融合项目——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建设发展,集结多学科对运动风险因素、运动创伤、运动康复等进行系统研究,为运动人群打造健康跑步专属“4S店”,助力跑步爱好者真正跑向健康。
“未来,我们还将主动对接上海、北京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构建跨域紧密医联体,邀请对方常态化选派管理及技术团队全面参与医院建设,推行导师制管理,快速提升学科发展和科研成果创新,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张邢炜对此充满期待。
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 都是“以患者为中心”
一号难求、候诊等待、检查取药……都是患者在就诊时的小事,但时刻考验着服务的温度。如何挖掘并优化现有服务的“潜力”?杭师大附院全院干部职工发起“发展与服务大家谈”大讨论,专门关注如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一系列“暖人心”的举措应运而生。
生病不分周末,诊疗不能断档。从今年初开始,杭师大附院开启了“5+2”健康守护行动。一周七天,名医专家、精英骨干、普通医生都在,各种检查照常开展,随着胃肠镜、心脏超声、增强CT、核磁共振等检查力量的增强,周末与常规工作日无差别诊疗已成为现实。
杭师大附院院内3幢洋关旧址,不仅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持续完善和提升服务能力,今年7月,老洋关焕新颜,成为运河国医馆,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治未病等特色门诊,多名省级、市级名中医专家坐诊。既将文物保护和中医药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又解决了周边患者的角角落落需求。
对无陪伴坐轮椅及行动不便的患者来院就诊,组建了一支爱心陪伴团,安排专人陪伴就诊;为让患者免受日晒雨淋,在门诊楼和住院楼之间造起了空中连廊,就诊环境显著改善;更换了中央空调系统,增强制冷制热效果;升级候诊区座椅,提升患者候诊舒适感;增设自助售卖机、直饮水设施,免费提供季节性茶饮、糖果、报纸、杂志;提供导医机器人智能问询,蓝牙导航系统实时定位……
数说十年
●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年、2020年通过三甲复评。2021年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跻身A等级,排名较2019年前进120名。
●2011年至2022年,开放床位数从800张增至1280张,临床科室数量从36个增至50个,门急诊人次从110万增至148万,出院患者人次从2.45万增至5.5万。
●2010年至2022年,省级及省市共建学科从0个增至4个,市级重点学科从3个增至7个,省市校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机构)从0个增至6个。2017年至2021年,医院学科(科技量值STEM)排名进入全国前100名的学科从1个增至5个。十年间,医院先后获得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国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设站单位,均实现“零”突破。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科研立项从205项增至320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从无到有,获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