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建院70载,市中医院丁桥院区“牌匾馆”“院史馆”揭幕
发布时间:2022-11-17 07:11:07

20多年“救”回近三百块中医药牌匾,“搓衣板”背后有乾坤

杭州日报讯 “妙手回春”“青囊探奥”“杏林春暖”……平时,医生治愈疾病,常会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在古代,这些感谢信就是一块块牌匾。

今年恰逢市中医院建院70周年,为保护、传承好中医药国粹,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11月16日下午,该院丁桥院区筹备已久的“牌匾馆”“院史馆”落成揭幕,市民又多了一处沉浸式体验中医传统文化、传统医学的打卡地。

最早的一块牌匾出自清代早期

“牌匾馆和院史馆风格完全不同。院史馆以反映钱塘医派为起源,以奔流不息的钱江潮水为设计理念,体现简约、现代、科技的风格。它集中展示了杭州市中医药的发展简史和市中医院的发展史。牌匾馆则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及中医药文化底蕴,馆内珍藏近300块中医药牌匾,是市中医院名中医在20多年里,跑遍大江南北收集而来。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在全国中医系统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开馆前,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李艳娟介绍。

这些从全国各地“抢救”收集来的牌匾,年代基本集中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最早的一块可追溯到清代早期。因为明清之前,郎中们大多没有固定的行医场所,只举着布帘和药葫芦做的幌子,走街串巷为人治病。进入清代,中医师开始坐堂看诊。

记者看到,这些“老古董”中,有感谢医生的功德匾,还有医师的行医匾、药店名号匾等,原本,它们挂在古色古香的广兴堂国医馆内,最近集体“搬家”到了市中医院丁桥院区。

“青囊指的是华佗,他在狱中著写医书,将之放入青色的布袋中,后被曹操杀害。杏林是指‘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他每治愈一位病人,只要求其在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久之成林。”市中医院牌匾馆讲解员介绍,早在一百多年前,患者们为表达感谢,通常会送来一块块沉甸甸的实木牌匾。

从中医药牌匾中,能窥见中医药文化的变迁,探及中医药在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比如近代梅毒多见,那时还没有青霉素等西药,中医外科医师们用自己的方法,治好了许多梅毒患者,“‘立起沉疴’的牌匾因此而来,意为感谢医师治好顽疾。”

“双馆”背后是岐黄薪火代代传

细细研究,馆内不少牌匾,背后大有乾坤。一块写着“医士师子存”的行医匾,收自河南洛阳。当时,市中医院中医师看到一位老妇在洗衣服,偶然瞥见她手下的“搓衣板”背后居然有字,立马上前询问,发现这竟是一位医师的行医牌匾。更奇妙的是,这块行医匾在水里浸泡多年,品相却没有太大损坏,可见当时医师招牌的用料非常好。

挂在馆内的“中医邬春旸”这块行医匾,则是出自邬氏中医皮肤科创始人邬春旸。“我的祖父1918年从上虞移居杭州,主诊中医外科和中医皮肤科,当时制作了这块行医匾,距今已有104年历史。”市中医院邬氏中医皮肤科第三代传承人邬成霖介绍,捐出这块牌匾,也是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医书医案、杏林轶事不断涌现。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李艳娟说,该院之所以花大力气筹建院史馆和牌匾馆,一方面是为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想在党建引领下,让岐黄薪火代代相传,让所有行医者能始终怀仁心、修医术、为良医、惠苍生。“希望市民们空闲时可以带着孩子来参观这些颇有历史韵味的中医牌匾,传承中医文化,感受国医的博大精深。”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徐尤佳 文/摄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