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形势下老年人“阳”了怎么办?肝病患者能吃退烧药吗?如何“备药”最科学?
杭州日报讯 新冠肺炎患者中,症状较重的多是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这几天,不少人在微信朋友圈晒图“囤药”,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家人准备。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大家心里最牵挂的是亲人——家里老人“阳了”怎么办?肝病患者感染后能吃药吗?如何科学备药?
昨天,带着市民最关心的用药安全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主任赵青威、杭州市西溪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美华、杭州市西溪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傅晓晴。
老年人感染该怎么办?
轻症可居家治疗,38.5℃以上服用退烧药
“目前老年人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接种疫苗。”王美华说,日常防护中,老年人要勤洗手,外出时戴好口罩。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要按医嘱坚持用药,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不适,要做好健康监测。
如果不小心“阳”了,王美华说,没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以及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没有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疗。期间,患者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无症状者不需要口服药物。
“一般体温在37.5℃到38.5℃建议物理降温,38.5℃以上可以考虑服用退烧药,但要避免多种退烧药重复服用。常见退烧药如对乙酰(xiān)氨基酚服药时间间隔为4到6小时,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疗程不超过3天,如果是缓释片,用药间隔还需要更长一些,居家用药前一定先仔细阅读说明书。”赵青威提到,呼吸困难或气促,服药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的老年人,要及时转诊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人,要避免合用含有布洛芬的退烧药;高血压患者服用含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时,要注意监测血压。
肝病患者阳性后能吃药吗?
对乙酰氨基酚伤肝,服药剂量和次数要少
“肝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出现高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可适当服用非甾(zāi)体类解热镇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傅晓晴提到,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服用不当可能造成肝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不能滥用。
平时,市西溪医院经常会遇到过量服用或频繁服用解热镇痛药导致肝损伤的患者。傅晓晴建议,退烧药不要与其他复方感冒制剂合用,不要联合或交替使用同类药物,服药剂量宜小不宜大,既往有过对乙酰氨基酚肝损病史者要禁用。
肝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因为本身肝脏解毒功能有限。傅晓晴提醒,日常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乙肝患者切不可停药,体温超过38.5℃或周身酸痛明显者可适当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剂量和次数要少,肝病严重者发生感染要及时就医。
“大多数肝损伤患者没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肤黄、眼黄、尿黄等,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出血倾向等。如果肝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要及时检查肝功能相关指标。”傅晓晴说。
家庭如何科学备药?
只备一两种药即可,以3到7天的量为宜
最近,相关部门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第一版》,包含41种西药和67种中药,不少人对照着购买。
“这个目录的发布并不意味着需要备齐这么多药,大部分家庭只需针对新冠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准备1—2种药即可,盲目大量囤药完全没有必要。针对感染后可能出现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我建议家庭可备一种解热镇痛药和一种止咳药,以3到7天的量为宜。”赵青威说,奥密克戎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菌药物(消炎药)并不能起到抗病毒效果,大部分人只需要对症治疗。此外,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塞来昔布、吲哚(yǐn duǒ)美辛、双氯芬酸等,都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如果发烧,选用一种即可,联用多种药会增加肝脏损伤及消化道溃疡等风险。
对于儿童来说,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一种即可;2个月至6个月的孩子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不建议两种退烧药交替或同时服用,以免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造成不良反应。服药要根据孩子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2个月以内婴儿不推荐自行盲目用药,建议物理降温,症状严重时及时就医。
还有不少市民会网购维C泡腾片。赵青威提醒,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过量服用会引起泌尿系统、消化系统或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健康人群更建议食补,不建议也不需要天天喝泡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