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张颖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身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家庭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
近段时间,随着疫情防控举措调整,不少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面对疫情的反复,防疫的紧张氛围,以及每况愈下的身体条件,很多老年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感,不少人还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身心科副主任医师张颖介绍,在疫情防控举措优化调整后,医院门诊中就诊的老年人增多,大多数都是主诉失眠、紧张、喜怒无常等,探究深层次原因,不少人是老年抑郁或焦虑在作祟。
预防性吃感冒药 70岁老人肾病复发
就在最近,刚刚从阳性感染中挺过来的何女士发现,家里的餐边桌上已不是以往为一日三餐服务的瓶瓶罐罐,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用于发热、咳嗽、咽喉痛等治疗感冒的药物,种类繁多,数量惊人。
“细数品种有近20种,每一类都有三盒以上,中西药都有。”何女士说,随着身边人不断感染,70岁的母亲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各种各样的感冒药,而且她还发现,很多药都被“盗”了一两颗,她甚至怀疑家里是不是进了老鼠。
这两天,母亲向她说起最近腰酸背痛,还有血尿的情况。何女士吓坏了,虽然到医院有感染的风险,但考虑到母亲有IgA肾病,所以还是“冒险”到医院检查。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显示母亲尿液红细胞“++”,血肌酐高达200umol/L,超过了正常值。
在医生的追问下,何女士母亲才说出实情:因为自己身体较弱,基础疾病多,害怕感染病毒,就试着吃感冒药预防,也不知道哪种对自己有效,就每一种都试试。
“原来‘偷药’的老鼠是自己的妈!”何女士哭笑不得摇头,“相比新冠,肾病更可怕,造成这样的情况,真是得不偿失。”
肾病控制住了,可母亲对疫情焦虑的心情没有改善,整夜睡不好。何女士带母亲来到了张颖主任医师处就诊。
了解老年人负面情绪的来源
帮助他们合理宣泄
事实上,相较年轻人,老年人身体免疫力弱,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有这样的焦虑、担心很正常。面对疫情,老人焦虑来源其实是对自己和家人未来状况的担忧。
张颖认为,他们担心自己或子女感染病毒后会转重症,担心没药治疗,担心自己或子女生病了没有人照顾,担心买不到生活物资等。本身很多老年人就有情绪疾病,对身体状况的担忧会加重病情。
所以作为家人,要了解老人负面情绪的来源,给予理解和关怀,并适时地疏导他们排解情绪。
比如,多和他们聊聊天,给他们提供一些权威的防疫信息,分享自己对疫情的看法,准备充足的药品和防疫物资,生活物资也尽量丰富些,这样可以让他们在面对封闭状态时不会手足无措。
老人对疾病有恐惧,子女应多理解,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从疫情预防的角度,倡导与老人“多联系,少接触”,可以经常打电话、连视频,但是不要经常接触。
同时,子女应该鼓励老年人去打疫苗,平时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等。同时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另一方面是做好科普和安抚工作,让老人及时了解政府和权威媒体发布的防控知识和疫情信息,摆脱对疫情的固有观念,不再畏之如虎,而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保持身心健康。
负面情绪对身体百害无一利
特殊时期了解得越多,恐惧便越少
虽然家人的陪伴和关心对于老年人的情绪改善很重要,但最终要战胜“病魔”和“病毒”还是要靠自己。
张颖指出,对抗疫情最重要的是自身免疫力系统,但负面的情绪会让人睡不好、吃不下、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这些都会对免疫力产生一定影响,万一真的感染病毒,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所以疫情期间,对于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心态平和、坦然面对。”她首先劝告老年朋友们,做好防护之外,更要平常心对待。因为过分的担忧也可能感染,不担忧可能不会感染,所以不如看开些,过好每一天最重要。
另外,预防病毒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这样既可以将防护做足,也能减少重症的发生率。
这段时间人们的就医受到了一点影响,尤其是那些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看病成为了心头大事。她建议老人们可以借助社区医院、家庭签约医生以及互联网医院,解决日常所需,如果确实病情严重,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同时,老年人要多关注科普知识,了解得越多,恐惧便越少,等危险来临时不至于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