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呼吸治疗师,一种守护生命的新职业——“治愈”呼吸
发布时间:2023-02-05 19:30:00

802病房里,74岁的何进(化名)正在发脾气。

灰色针织衫下,他的胸脯和腹部剧烈地起伏,一只手抓着病床一侧的护栏,另一只手时不时捶打被子……他不明白,曾经毫不费力费心的呼吸,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艰难。

诗人萨古鲁曾说:“我沉醉于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就让我沉醉。”呼吸原是人类的本能,却在这疫情三年里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当前,疫情感染高峰已过去,医院里的救治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呼吸治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2月4日,记者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探访呼吸治疗师是如何“治愈”呼吸的。

忙碌的呼吸治疗师

“802病房需要呼吸机。”4日下午3时半,正在呼吸病区查房的许颖接到同事电话,立刻赶了过去。

她是呼吸治疗科呼吸康复组组长,清瘦、干练,从业已有20多年。只见她手上拿着一张纸,上面罗列了正在接受呼吸治疗的患者信息,有32人。而这个数字最多的时候超过90。

这些名字后面,有的写着HF,指高流量氧疗,有的写着NIV,指无创呼吸机……等电梯的间隙,许颖告诉记者,呼吸治疗是针对呼吸功能下降的病人综合管理的过程,小到患者吸入治疗的指导,大到呼吸支持的精准操控,只要是和“呼吸”有关的事儿,都是他们的工作。

呼吸治疗,听起来似乎跟呼吸一样“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要第一时间从仪器跳动的数据中辨别出患者危与安的信号,绝不能掉以轻心。

见到何进时,他正半坐在病床上,戴着储氧面罩,气喘吁吁。记者甚至能够感受到从他面罩缝隙里喷射出来的气流,夹杂着嘶嘶声。

问候了老人几句,许颖便不再说话,认真观察起体征显示屏:呼吸频率每分钟44次,氧饱和度82%。这是什么概念?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最多20次,氧饱和度基本在95%以上。

“储氧面罩戴久了不利于后期康复,我们给您换无创呼吸机吧。”许颖说罢,便急匆匆走出病房,去寻找呼吸机。

呼吸机还得自己去找?记者有点纳闷。“每天会诊量仍然很大,大家都忙不过来。”许颖边走边解释,每台设备服务完一位病人之后都要拆掉,根据下一位病人的具体病情重新组装,因为不同患者呼吸衰竭的原因不同。

我们来到1号楼3楼,这里原来是门诊区,后来搬去了新大楼,现在有3个闲置房间暂时用来堆放呼吸机。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里常常是空的。医院又紧急添置了许多台,现在情况好了,可调配的呼吸机绰绰有余。

挑好一台无创呼吸机,又找到合适的导管、面罩和过滤器后,我们推着仪器一路小跑回到病房。用上呼吸机不到5分钟,何进的血氧饱和度就上升到了92%。

慢慢被认可的职业

2020年2月,人社部发布了16个新职业,呼吸治疗师正是其中之一。但大众对这个职业仍然所知甚少。

呼吸治疗起源于北美国家。而在我国,这一行业起步较晚,1994年浙大邵逸夫医院率先成立了呼吸治疗科,目前共有49名呼吸治疗师,许颖就是其中一位,在全院各区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很多人以为我们是呼吸科医生,其实我们是在呼吸治疗科。”许颖解释,呼吸科医生主要针对患者呼吸疾病进行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更关注病因机制;呼吸治疗则是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一部分,更关注预防、诊断、治疗患者在各疾病过程中的呼吸功能障碍问题。

呼吸治疗师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首选创伤最小的方式进行呼吸支持。遵循这样的治疗原则,医院里有许多危重患者在没有气管插管的情况下,呼吸功能逐渐改善,病情好转。

“趴着也能治病?”许颖被一名患者追问这个问题。她耐心解释,依靠俯卧位通气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肺部的通气和血流分布,明显改善呼吸和氧合。

很多老年患者不能耐受俯卧位,她和同事巡视查房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就如何垫枕头、如何避免呼吸道不畅等细节一遍遍为患者及家属做演示。

“不过没关系,我们都是在帮助他们早日康复。”许颖淡然地说。

“呼吸”不再是件小事

三年疫情,让呼吸之难,不再是矫情,而是公共健康危机。前段时间,甚至呼吸机也上了热搜,不少人不惜花重金购买。

更有些人认为,呼吸机是专门用来对付肺炎的;也有患者家属咨询“阳”后家里是否需要配上制氧机。许颖说,其实家用呼吸机通常用来帮助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或者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也就是打呼噜严重的人。

像打气筒一样,呼吸机通过机械的方式,施加正压,把气体送入患者肺部,正压消失,肺部弹性回缩排出气体,如此循环往复。操作原理看起来简单,技术难度却不低——通气量小了实现不了支持目的,通气量大了又可能造成气胸,有致命危险。

同样,制氧机也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什么情况下需要吸氧、流量控制在多少、浓度又是多少,这些最好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许颖从专业角度提供了建议:有呼吸类基础疾病的患者和老人,可以在家备着呼吸机或制氧机,在遇到医疗资源紧缺、等待救护车转运等情况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

呼吸机的抢购,和2020年热销的口罩一样,让呼吸这件小事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异常重大。

最近一项媒体调查显示,86.6%的受访者感到自己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在家里、小区、户外健身的人数比以前多了许多”“现在特别注意卫生问题,勤洗手,勤通风”……网络上,许多人表示自己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也更加重视健康。

与此同时,在刚刚过去的疫情高峰,许颖也见证了病房里许多温暖的瞬间:有悉心照顾丈夫的妻子,一刻不离病床;有总是逗母亲开心的儿子,欢声笑语回荡在走廊;有陪护老伴的阿姨,夸赞护士细致耐心……

似乎许多人在疫情的“教导”下,更加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更加温暖而热烈地生活。

(本报杭州2月4日讯)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郑文 通讯员 李文芳   编辑:高婷婷
灰色针织衫下,他的胸脯和腹部剧烈地起伏,一只手抓着病床一侧的护栏,另一只手时不时捶打被子……他不明白,曾经毫不费力费心的呼吸,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