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药耐受后 皮肤病患者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8-09 07:12:04

中药制剂无刺激 儿童、孕妇也能用

每日商报讯 痤疮反复出现,每逢重要场合总会“莫名其妙”冒出好几颗又红又肿的大痘痘,涂再厚的粉底也遮不住。

20多岁的年纪,痤疮病史却已接近10年,近段时间,杭州女生小周(化名)十分苦恼。由于早前常用的药膏效果越来越差,且经常出现脱皮现象,她只能将目光转向了中医治疗。令她欣喜的是,小小中药洗剂,在一周内便控制住了病情。

红肿痘消退,新痘没再出现,皮肤也不油了

据了解,小周所使用的中药洗剂名为“皮炎洗剂1号”,由浙中医大二院(浙江省新华医院)皮肤科自研,主要成分为鱼腥草、金银花、白鲜皮等,可有效改善痤疮、皮炎湿疹、脂溢性皮炎、瘙痒症等疾病。“我是大油皮,虽然痘痘没有严重到全脸全是,但总是会在下巴、嘴唇等区域集中出现,又痒又痛,还会出现脓包。医生给我开的这个洗剂能洗脸、能湿敷、能洗头,用了不到一周的样子,红肿痘就消退不少,新痘痘没再出现,而且感觉现在皮肤也不怎么油了。”

作为小周的接诊医生,皮肤科主任王小勇表示,与常规的痤疮用药相比,纯中药的“皮炎洗剂1号”不仅可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还有较好的清洁去油、去头屑的作用。

从药效来看,该洗剂既能改善中重度痤疮,又能改善痘痘频发的油性肤质,一般情况下,患者坚持使用两周以上,肤质便能明显改善,趋向中性皮肤。对于像小周这样已经对部分药膏产生药物耐受、药效不明显的患者来讲,尤为适合。

“痤疮的外用药,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起到消炎作用的抗生素和改善毛囊口角化异常的药物,但这两类药物容易出现瘙痒、肿痛、脱皮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坚持不下去,自行停药,而纯中药洗剂则可避免这些不良反应。”

“老病号”提前来院配药,中西医结合1+1>3

多年来,为了尽力解决激素类药膏容易导致皮肤变薄、皮肤萎缩,诱发毛囊炎、刺激性皮炎等弊端,帮助西药耐受患者控制病情,浙江省新华医院皮肤科特自研了多款中药制剂。除了“皮炎洗剂1号”,针对皮肤肿痛和蚊虫叮咬的“古法紫草膏(主要成分为紫草、生地、白芷等)”和针对真菌感染、全身可用的“癣病2号(主要成分为土荆皮、黄柏、百部等)”以及“足癣洗剂”“脂溢性皮炎外洗方”“疣外洗方”等多种专病处方同样疗效显著。

“像汗斑、脚气等皮肤病以及蚊虫叮咬容易在夏季高发,不少‘老病号’和市民会在春末提前来我院配‘癣病2号’‘足癣洗剂’和清热凉血、止痛止痒的‘古法紫草膏’,部分中药处方与西药搭配使用,往往能起到‘1+1>3’的效果。”王小勇介绍,从整体来看,以上药剂疗程确切,部分处方在不断微调成分的过程中,临床使用时长超过了20年、30年,在经历时间考验的同时,亦收获了广大市民的良好反馈。

从临床上看,中药制剂大都安全,无副作用,不会产生皮肤刺激,隐患性小,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同样适用。另外,除了痤疮、足癣,对于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等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中药制剂都有不错的疗效,可有效解决患者的困扰。

专家名片

王小勇

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工作5年,在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工作11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医院皮肤和皮肤外科、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理科进修学习。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委员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包括痤疮、黄褐斑、各种脱发、顽固性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擅长应用中医中药结合现代物理治疗手段治疗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斑等面部色素性皮肤病。擅长应用美容激光治疗各种色素性皮肤病、痘印、疤痕、毛细血管扩张症等损容性皮肤病,以及面部衰老的年轻化治疗。对疑难和危重皮肤病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先后主持国家及省厅级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著30余篇,其中SCI论著6篇。

门诊时间:周一、二、五、六全天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徐文强 通讯员 郑莎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