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援藏医生放弃休息 日均要做2台置换手术
发布时间:2023-09-06 07:04:35

300个病人60例有重度关节炎

每日商报讯“请大家(患者)放心,机票我已经改签,等所有手术都做完,我才会回家。”前段时间,浙中医大二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援藏医疗团队在基本完成援藏工作后,如期返回杭州,但在返程前,原本的小团队却少了一人,原来,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张兵兵因手术安排较多,选择了延期返杭。近期,面对患者的询问与担忧,张兵兵作出了以上承诺。

哪坏了修哪,微创手术帮老人解除痛苦

今年8月,张兵兵刚到西藏比如县没多久,便完成了当地首例膝关节置换手术,由于手术效果良好,不少藏族同胞纷纷找上了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做了20例关节置换的手术,根据安排,接下来,还有几十台手术等着他。

据了解,张兵兵遇到的第一位骨关节置换患者是一位年近70岁的大爷,当地民众亲切地称呼他为“阿古”,意为值得尊敬的人。他一生无儿无女,独自生活。早已习惯了孤独的他,近年来被膝关节疼痛折磨得痛不欲生。“平时除了放牧之外,挖虫草是我收入的主要来源,常年蹲着让我的膝关节出现很严重的磨损,最近这几年疼痛感越来越强烈了。”

在得知当地医院来了一批浙江的医生,听说还有专门治疗骨伤的专家后,这位爷爷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当地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张兵兵发现这位患者的主要病症在于内侧间室,即腿部内侧的关节出了问题。

“我们的膝关节共有三个功能间室,分别是内侧间室、外间室以及髌股关节间室,其中正常膝关节内侧间室承担60%-75%的负荷。”张兵兵表示,爷爷只是内侧间室受到了损伤,不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于是他建议对方做一个微创手术——只进行单髁置换即可,其主要原理是哪里坏了修哪里,将坏了的内侧间室换上一个“小假体”,膝关节就能重新正常工作。相比于全膝关节置换,单髁置换更多保留了患者原本的骨头,功能会更好,术后恢复会更快。

8月14日,阿古的内侧关节置换手术成功完成,第二天,他便下地走路,膝关节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目前,这名患者已顺利出院。

重度关节炎高发,医生加班加点做手术

“比如县平均海拔4000米,很多人都以挖虫草为生,长年累月的蹲姿较容易导致骨伤,一个多月来,我们骨科门诊已经接诊了300多个病人,其中约有60例患者有重度关节炎,关节濒临‘报废’,需要立即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张兵兵介绍,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属于骨科手术中难度最高的一类手术,也被称为“毫米级别的手术”,在如此高海拔的情况下,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当手术过程中给患者进行截骨矫形的时候,如果差上一两毫米,最后的效果差距却会有天壤之别,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膝关节的后侧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避开这些部位,一旦造成韧带损伤,将会给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由于技术受限等原因,早前,比如县当地一直未开展此类手术。因此,张兵兵每次手术时,都会让当地的医生一起参与,带着他们共同操作,在他眼中,点点滴滴的手术实操积累,可快速帮助当地同行对骨关节炎这类疾病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

提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张兵兵称,除了上午固定时间的门诊外,其余时间基本都要进行手术,一天大概需要完成2-3台手术。“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得加班加点为更多病人进行手术,尽可能多治疗一些病人,让更多深受关节疼痛的患者,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点点星光可以燎原。眼下,随着一位位患者重新站立,恢复正常劳作,张兵兵所收到的哈达正越来越多,在比如人一句句“扎西德勒”的感谢声中,即便高原反应明显,张兵兵依然在坚持着。

“虽然我们的工作即将于9月结束,但我们医院的援藏之路远没有停止。”张兵兵称,今年11月份,比如县人民医院的医护团队将会应邀前往浙江省新华医院参观、学习,而两地的连接也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实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郑莎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