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感谢李国栋主任细心精湛的技术,让我重新找到了希望!”近日,丁女士(化名)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国栋主任医师的门诊,当天,她拉着他的手再三表示感谢,“一年多了,我终于可以好好吃饭了。”
一年前一次体检,丁女士查出自己的食管黏膜处有一个3.0×2.5厘米的隆起肿物,这块肿物和枣子大小类似,常常影响丁女士的正常进食。“每次吃东西都会有哽咽感,堵在食道里噎得慌,再香的美食都吃不了,太痛苦了。”
黏膜下的肿物像是一个小怪兽一样一直“挠”着她的心:这个肿物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已经超过2厘米了,需要手术切除吧?不想在身体上留疤的丁女士,希望能通过微创手术将这个肿物切除,可是由于肿物紧贴甚至压迫了胸部主动脉和气管,连续咨询了几家医院,医生评估后都认为丁女士的此项手术风险太大,术中极易出现大动脉大出血危及生命或引发胸腔内感染,纷纷婉拒了丁女士。
就在丁女士感到绝望时,她了解到李国栋主任医师擅长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又燃起希望的丁女士立即带上相关资料,来到了李国栋的专家门诊寻求帮助。
经过仔细的阅片和再次胃镜下的评估,李国栋联合胸外科叶波院长进行了多学科团队讨论,最终为其确定了手术方案:丁女士食道内这个肿物适用于“小地鼠钻隧道”式的“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术)”,可利用消化道黏膜和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间建立隧道,在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实现手术的微创性和完整性。
在充分告知丁女士及家属其中的风险并获得家属的理解和接受后,李国栋团队开始了这一场难度极高的手术。
手术紧紧围绕着“细腻”二字开展,从隧道位置的确认、隧道的建立,到逐步直达瘤体、完整剥离瘤体,整个手术如行云流水,真正做到了以最小的创伤,剥离了最完整的瘤体。丁女士在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所以恢复很快,术后第二天基本没有不适感,体表也没有任何疤痕。
李国栋介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作为一种消化内镜下新兴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能显著降低继发性感染、消化道瘘的风险。因其保留了消化道的完整性,提高了患者胃肠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适用于病变较大的食管黏膜早癌,食管、胃食管结合部,胃窦等部位的黏膜下病变。“若大家出现吞咽困难、食道有阻塞感,切勿掉以轻心,需及时至医院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