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男子篮球场上心跳骤停,心肺复苏2小时不奏效
发布时间:2024-05-23 06:53:48

这家医院ECMO团队 紧急出手将其从“鬼门关”抢回

每日商报讯 40岁的胡先生(化名)平时热爱运动,体格健壮,下班后经常约着三五好友一起打篮球,任谁也不会把球场上意气风发的他与“心梗”联系在一起。直到上个月,意外还是猝不及防地发生了,正在球场上打球的他突然晕倒,心跳骤停,被紧急送到附近的医院急诊治疗。

经过40分钟的心肺复苏后,胡先生仍未恢复自主心律,考虑到患者救治难度大,存在ECMO(俗称“人工肺”)上机指征,于是医院急诊科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四院”)重症医学科ECMO组长邱方方发出了紧急求助,随后邱方方率先赶到了对方医院,立即对病人进行评估:患者仍在持续心肺复苏中,停止心肺复苏后患者无心率及动脉搏动,超声下心脏无搏出,但患者仍保留有自主呼吸,这让邱方方看到了一丝希望,决定立即启动ECMO上机。

待浙大四院ECMO团队到达后,康复医学科主任陈丽娜立即上台协助完成扩皮置管等操作,护士在另一边快速预充ECMO循环管道,整个过程紧张而井然有序地进行。随着机器顺利转流,只见引出来的暗红色血液经过ECMO氧合器后转为鲜红色血液,灌注到患者体内,一条生命通道就此打开,此时距离初始心肺复苏已经过去两小时。

当ECMO转流后,胡先生的自主呼吸次数逐渐增加,双侧瞳孔有逐渐回缩的迹象,超声下心脏瓣膜轻微飘动,也逐渐出现少量心电活动。为了寻求更好的医疗资源,家属决定将胡大哥转入浙大四院重症监护室进行下一步治疗。

入科第二天,胡大哥的病情出现了变化——在ECMO维持下心律仍频发室颤,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珉与心内科主任夏淑东共同商讨后,决定马上送入介入室,做冠状动脉造影术。

术后,胡先生的生命体征仍极不平稳,出现了严重心功能不全——动脉压力持续降低,已无法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见状,夏淑东主任立即在床边为患者放置了IABP泵(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且与医护团队制定了严密的液体管理计划,实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控制血压。

经过精细化管理,胡先生逐渐恢复窦性心律,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一场惊心动魄的救助过程终于圆满落幕。

据悉,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如果为心脏供血的血管网络(冠状动脉)中血小板聚集,被血栓或破裂的粥样硬化斑块堵塞,就会形成心梗。“心梗发作时,心脏供血被中断,如果不能及时恢复血供,就会损伤心肌细胞,还可能引发心脏的电生理紊乱,导致室颤,危及生命。”夏淑东主任表示。

“发现有人倒地心脏骤停时,除了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外,还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李珉再次强调,“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有效方法,在黄金时间4-6分钟内,抢救越早,成功率越高。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帮助身边的人转危为安。”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谢蕊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