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我们一起比个耶!”“耶!耶!耶!”
昨天,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主题的“童光守护乐园”儿童俱乐部揭牌仪式现场,6岁的东东(化名)特别开心,光头的他来回奔跑,和熟识的医护人员嬉戏打闹。奶奶喊他过来照相,东东配合地举起手中的“奖状”摆POSE,因为王磊叔叔(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医生)说,这是给他乖乖“照光”、不乱动的奖励。
这个“奖状”其实是“珍秋/天使基金”捐赠的一万元现金支票,用来缓解他在就医中遇到的经济难题。
接过支票,东东的奶奶很激动,她说,整个放疗大概花费不到2万元,爱心人士捐款、医保报销之后,这一万元基本上就可以覆盖东东的整个放疗周期费用,“简直就是我们的救命钱!谢谢医生,谢谢所有好人!”
被“儿童肿瘤之王”击中
爱心捐助帮助特困家庭渡过难关
说起东东,奶奶再一次流下了泪水。
一年前,东东一直喊肚子疼,奶奶带着她跑了几家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之一,病情比较隐蔽,很多患者被确诊时,基本到了晚期。面对这个陌生的疾病名称,奶奶有些茫然,在不断地求诊的过程中,对东东的痛苦感同身受。
手术、化疗、放疗……懵懂的东东开始了抗癌之路,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好在,东东熬了过来。常规手术和化疗之后,开始了辅助性的放疗,于是来到了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持续三周14次放疗,东东成为了病房里的“团宠”。“这是看病开始,东东最开心最配合的一段日子了。”奶奶说,东东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医生和护士经常给他带好吃的和小礼物,医院还通过各种渠道资助他们。
治疗医生王磊提到东东满眼心疼。“东东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活泼好动,爱说爱笑,也很听医生的话,每次放疗时都很配合,让他不乱动就不乱动,治疗时懂事的样子和平时调皮的状态判若两人。”他表示,很多孩子在放疗时,因为害怕和不适,无法安静,需要配合镇定方案,但东东都不需要。
刚刚入院的时候,医生就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父母早年离异,妈妈不知去向,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靠送快递为生,东东主要靠奶奶带大。由于这些原因,他们家是当地的特困户,治疗前前后后花费十几万元,已是家徒四壁。
了解到这些情况,放疗科为东东申请了各种爱心基金,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就在六一儿童节前,东东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成为“珍秋/天使基金”的资助对象之一,慈善的光照进这个家庭,点亮他们继续对抗病魔的希望。
心理干预等行为替换镇静剂
儿童肿瘤的治疗尤其需要人文关怀
事实上,东东只是放疗科帮助捐助的小患者之一。6年来,科室通过浙江省抗癌基金会募集到240万爱心捐赠款项,用于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治疗;去年又成功申请到天使基金,每年20万元,专项帮助患癌儿童。医院通过工会也会不定期组织捐款,用各种形式来助力经济困难的人对抗癌症。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帮助了近20名患儿,让他们能够安心地接受治疗。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物理科主任单国平表示,此举是希望通过医疗慈善机构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为贫困家庭的患儿提供了及时和专业的医疗救助。
不仅如此,科室对放疗儿童患者予以了特别的关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医学的温暖力量,抚慰他们面对疾病时的恐惧与不安。
从2017年开始,医院就在特定的节日,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为患儿们送去欢乐和爱心。2023年,科室还特别成立了儿童活动中心,打造孩子们的专属空间。这里有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还有滑滑梯之类的游戏装置等。
“让小朋友们有一个良好、有趣的治疗体验,短暂忘却疾病的困扰,面对冰冷的放疗机器,也不再只有满心的恐惧。”单国平表示,“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在儿童放疗领域,我们始终在持续探索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通过培训与学习,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以确保为每一位患儿提供最为适宜、最为有效的治疗。”
例如,放疗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治疗时须与家人隔离,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接受治疗。由于孩子的心智发育并未成熟,陌生的环境及医疗设备所发出的噪声及光线刺激等,容易引起小朋友的焦虑、恐惧、反抗等情绪反应,致使放疗摆位精确性得不到保证,甚至无法放疗。治疗前,通常可予以镇静或麻醉药物帮助患儿完成放疗。但考虑麻醉对孩子的成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医生会尽量通过心理干预等行为,如陪伴患儿游戏释放情绪、陪同患儿绘画自己的固定装置、顺利完成得到心爱的奖励等,让患儿在较为安全以及减少麻醉或镇静的情况下完成治疗。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书记、副院长金戈戈认为,治疗不仅仅是技术和知识,更需要人文关怀。“在这条与疾病斗争的道路上,医院始终与每一个家庭同心协力,在治疗过程中,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在关爱中感受到坚强的力量,一起对抗病魔,迎来健康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