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天天熬夜追剧打游戏,必须约朋友大吃大喝,睡他个三天不起床,这些“报复性放松”的念头在考生们脑海中盘旋已久。
然而,这种突然的“放飞自我”,很容易让身体和心理从“紧绷”直接跌入“失衡”状态,出现抑郁焦虑、肠胃不适、疲惫不堪、头痛颈僵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考后综合征”。
考后放松天经地义,但“报复性”的放纵只会让本就疲惫的身体雪上加霜。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从一开始就好好调理,平稳过渡。调理核心在于恢复平衡、滋养气血、调和脏腑。
用中医理念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告别“考后综合征”。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薛亚委建议大家,平稳过渡、修复身心才是考后生活的主旋律:
1.调整作息
昼夜颠倒,持续熬夜,这在中医叫“伤阴”,晚上是养阴血的最佳时机,熬夜容易导致“阴虚火旺”,出现心烦易怒、口苦、眼睛干涩、入睡困难等情况。
争取在子时(晚上11点)前入睡。子时是胆经当令,紧接着是肝经(凌晨1-3点),此时入睡最利于养肝血、藏阴精,是身体深度修复的黄金时段。
中医妙招:甘麦大枣汤
【材料】小麦3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剪开去核)
【做法】材料洗净,放入水中,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煮20-30分钟,滤出汤水,放至温热或常温即可饮用。可代茶饮,一日内分次喝完。
【功效】宁心安神、和中润燥。
【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或减少大枣用量。
2.饮食温和
考后要么暴饮暴食,要么厌食没胃口,这对脾胃都是巨大负担。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暴食伤脾胃,让本就虚弱的“脾”更不堪重负,湿气内生;厌食则气血生化无源,加重“心脾两虚”,人会更加疲惫、没精神。
遵循“七分饱”原则,给脾胃减负。选择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生冷、甜腻及暴饮暴食。
中医妙招:四君子汤
【材料】人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
【做法】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40-60分钟,滤出汤水,趁温热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祛湿。
【注意】口干舌燥、便秘严重者慎用。
3.舒畅情志
明明睡很多却还是累得像被“掏空”?头痛、脖子肩膀僵得像石头?这不仅是长期伏案的后遗症,在中医看来,更是气血不足、经络不通的信号。
安排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或者温和的运动,每天坚持30-60分钟,让气血流通,筋骨舒展,释放压力,让情绪得到舒缓,避免过度沉溺网络或封闭自己。
中医妙招:温通泡脚方
【材料】艾叶20克、红花10克
【做法】加足量水,煮10-15分钟,晾到温热(以手背试温不烫为宜),泡脚20分钟,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泡完后及时擦干双脚,注意保暖。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注意】皮肤破损、下肢静脉曲张严重、糖尿病足、高血压未控制者、经期女性慎用或禁用。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