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精神文明创建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38年自掏腰包做公益不改初心 戚宝兴:退而不休的“环卫活雷锋”
发布时间:2021-05-25 10:01:21

1983年,当还在环卫所工作的戚宝兴第一次帮助他人时,不会想到志愿服务的微光如今已洒遍杭城。

助人为乐,在当下的杭州并不鲜见,而戚宝兴就是杭州万千家庭身边的“活雷锋”,是第一批接引火种的人。

从一人独行,到创立拥有150多名骨干志愿者、5支专业服务队的公益组织,38年来,戚宝兴带领着他的服务队走遍了杭州的大街小巷。

“草根”专家热心肠

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上午11点的居民区,家家户户飘来饭菜的香味。戚宝兴踩着他那辆旧自行车轻车熟路绕进了三堡家园——有居民的厨房下水道又堵了,影响开伙,请老戚上门帮忙。疏通管道的活“苦累脏臭”并不轻松,可老戚总是有求必应。哪家的下水道堵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而不是找家政疏通公司。

“这个管子坡度太平,用久了容易堵。”举起手电筒,配合着专用管道疏通剂和铁钎在盥洗盆的下水口鼓捣了几下,不一会儿管道落水不再倒灌。陈阿姨夫妻俩见了连声感谢。恰逢饭点,他们想留老戚吃顿便饭。戚宝兴却摆摆手,婉拒了两位老人的好意。他利落地收拾起工具,临走时还不忘叮嘱陈阿姨,尽快找人更换已经老化的管道。

在戚宝兴的自行车上,常年挂着几只大口袋,里面收纳着数十种不同的疏通工具,比如长竹片、小铁钩、捆绳、铁钎等等,都是老戚亲手做的“土家伙”,别看平淡无奇,但到了老戚手里,一段平平无奇的薄竹片,接上几段延长绳,一摸一听一钩一拉,堵住的管道就通了。而且经老戚之手疏通的管道,几年之内,都不会再堵。“我的做法就是把管壁上的油污都清理干净,疏通之后就像换了新的管子一样。”老戚解释道。

随着口碑传开,来找他帮忙的人越来越多,戚宝兴索性在单位旁竖起了志愿服务的牌子,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几十年来,号码从未更换。而服务的群体,也从附近社区扩展到了杭城主城区。

带着儿子赴一线

两次疫情他都选择挺身而出

在杭州,坚持逆行的,除了白衣天使,还有无数默默付出的公益志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值春节,整个杭城服务力量供给不足,像管道疏通这样的环节,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靠物业,他们处理不来这些专业的事,疏通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做,支援不了,这时候我感到责无旁贷。”戚宝兴回忆道。

于是,大年三十,戚宝兴叫上儿子悄悄出发了。一天二十几户的疏通频率,从早晨六七点干到晚上十点。“那时候大部分人不得已待在家里,一旦管道堵了,他们没法正常生活。”

病毒凶险,老戚也是个犟脾气。戚宝兴儿子戚越平还记得,老爷子那时对他说的话——“即使我们染上了,也没什么。”

在老戚的引导下,服务队里留在杭州的9名志愿者也都主动加入了这场抗疫的特殊服务。大年初五后,随着外地队员陆续返杭,管道疏通服务队的30多名志愿者也加入了他们。这支服务小队,全部来自杭城专业的管道疏通公司,一年帮助杭城1000多户家庭解决管道疏通的难题。

出了人力,还嫌不够。闷头做事的老戚,疫情期间难得“高调”了一回,就是拿出自己攒了8年的10万元辛苦钱,一口气捐给了住地的慈善总会用于抗疫。虽然此前,戚宝兴的退休工资也大多花在了公益团队的志愿服务上。捐完这一笔,他的银行卡里只剩下13.78元。

这不是老戚第一次“任性而为”。2003年举国上下抗击非典时,戚宝兴已经52岁。很多环卫工人都怕清理来自非典隔离点的垃圾,他却主动承担了天水、武林街道两个“非典”隔离区的垃圾清理及消毒工作。对于妻儿的劝告,戚宝兴表示,危险谁都怕,工作总要有人做。

这么多年过去,戚宝兴的老伴和儿子已经明白——做公益,老戚是认真的。从2005年开始就跟着老戚四处帮忙的小戚,终于也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马梦妍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