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李强来说,注定是难以忘怀的一年:作为湖北襄阳人,年初滞留在老家,身处一线见证全国人民共同战疫;作为水调人,毕业入职新安江水电站4年,经历新中国首座“三自”水电站首次9孔泄洪的大考;作为“新手丈夫”,今年春节决定带着新婚妻子留在建德本地过年……
“跟厂里的师傅们比,泄洪对我这年轻人来说本就是初次实战,更别说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以来的首次9孔泄洪。”李强点开泄洪期间的工作记录,解释说,“我的工作就是收集五家气象台站气象预报数据、新安江遥测站点水雨情数据等,然后将这些数据整理成方案,上报给上级做水库调配的决策。这个工作要极其的仔细,确保每个数据都准确无误且面面俱到,不然会影响正确决策。”
这样的工作模式,在平常,李强每天上班都会做一次。可随着7月6日中午11点,新安江水库坝前水位到达106.5米的汛限水位,而气象预报显示近期仍有强降雨,泄洪成为大概率事件时,李强的工作节奏便从一日做一次方案上报升级为每小时上报一次,供省专家组及时决策。
“7月7日上午10点要开3孔泄洪。前一天我特意将水库调度系统做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第二天泄洪的数据无误及时。忙到夜里12点多到家,也根本睡不着。昏昏沉沉又被早上的下雨声惊醒。”早上7点半,李强就到达了工作岗位,开始泄洪前的准备。“10点整,所有人都看着开闸泄洪,而我们是紧盯着流量数据。我们必须在1分钟内测算出单孔下泄量,这是后续调度的关键数据。当时的心真是提到了嗓子眼。”
经过9孔泄洪,李强觉得自己收获满满。“就像是毕业后首次面对的大考,学到了很多。以前面对未知会感到恐惧,但现在学会了面对压力如何自我调整。工作上,我也有了信心,只要加倍细心,就能完美完成,问题不大。”
2020年,除了收获工作成就,李强也收获了自己的小家,更思念起远方的父母。他说:“结婚第一年,我们原本要回湖北襄阳过年的,但特殊时期,我们还是决定留在本地坚守岗位。老家只有父母二人,年纪大了,团圆的日子少了,但是他们都很支持我们。等春暖花开了,我们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