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杭漂父亲:肩上的责任重了,最牵挂家人
陈少强的这通电话是儿子帅帅接的。
“爸爸,我今天写了两页拼音作业哦。”汇报每日的学习进度,是父子俩的默契之一。
“爸爸今年过年不回来,能行吗?”思考许久,陈少强还是决定将不回家过年的打算告诉帅帅。
“能行!那你记得多洗手,按时吃饭……”出乎陈少强的意料,镜头前的帅帅表现得异常懂事,口口叮咛的样子像个小大人。而在此前,帅帅每天还在倒数着爸爸回家过年的日子。
33岁的陈少强很早就从老家甘肃秦安出来了,在杭州已经10年。这些年他做过保安也干过水务,现在是一名专业的挖掘机师傅。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上工程工期紧张,项目部鼓励大家就地过年。陈少强和家人商量后,决定今年不回去了。
陈少强清楚记得,上一次回家,是2020年中秋节,为了给儿子一个惊喜,他特意在县城超市里买了一大袋零食,帅帅高兴得手舞足蹈。“今年过年,只能让我老婆去给孩子买点吃的和新衣服了。”
“那时年纪小,过年都不想回家,觉得待在大城市好,成家后逢年过节就想回去,肩上的责任不一样了,人也变了。”陈少强坦言,今年没回家,最牵挂的就是家人。
2021年,陈少强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帮儿子办一下老家县城小学的入学资格。“帅帅很懂事,成绩也还可以,我小的时候没好好读书,吃了不少苦,希望他能认真学习,平安、快乐地长大。”
在录制现场,像他们这样,留杭过年的工人还有很多……
他们中有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早早地将新年玩具寄了回去;有人是叮嘱爷爷奶奶注意身体,鼓励他们出去“耍耍”的孝顺孙辈;还有年轻小夫妻,因为家庭压力相伴外出务工,还不忍心告诉女儿过年不能回家的消息;还有人是在外打拼的游子,一句“爸妈我爱你们”道出了眼角的泪水……
新春甫至,深藏于内心的那份想念,将伴着越来越浓厚的节日氛围而无限蔓延开来。
这一年,也许我们依旧忙碌,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依旧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但无论你在哪里,做着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个新年,请对家人说一句——“我爱你”。
“亲情通话亭”录制工作仍在进行中,近期,我们将陆续发布先导版短视频,敬请关注。
温馨 提醒
“杭州有年味,云上过大年”所有节目均通过杭州城市大脑数字界面、“杭+新闻”客户端、杭州日报官方微信同步直播。观看趣味节目,发布精彩留言,领取年味好礼,请提前下载手机APP。
主办单位
杭州市委宣传部
杭州市总工会
支持单位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杭州市文联
杭州市侨联
承办单位
杭州日报 杭州金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