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
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
从事少年案件审判25年
帮教失足少年上千名
在她的帮助下
不少人考上大学,融入社会……
她是全国人大代表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
陈海仪
一位失足少年心目中的“法官妈妈”
全国两会前夕,陈海仪接受新华社客户端
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
分享她履职的心得
和帮教失足少年的故事
用关爱帮教,静待花开
与一般法院里的场景不同,这里的少年家事诉调中心色调温馨,透着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氛围。
少女阿霞多年前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她服刑那一刻,就是我们帮教的开始。”陈海仪说。去年阿霞因表现出色获得减刑提前出狱。在陈海仪的帮助下,她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广绣成了她从事的职业,还收获了爱情。为表达感谢,阿霞亲手绣了一幅兰花作为礼物送给陈海仪。
“孩子就像一株幼苗,需要浇水施肥、修剪枝叶,静待花开。”陈海仪感慨道。
↑阿霞用手绘的信纸给陈海仪写的诗
用温情感化,重燃少年人生希望
镜头转向少年法庭,在这里,“法”更多扮演着帮和教的角色。与一般法庭不同,为了体现平等的关系,这里的审判席与被告席的高度相同。这样,执法人员可以平视未成年被告。
总结从业二十多年的经历,陈海仪认为,在青少年帮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重拾人生的希望。
阿盈因参与抢劫被判缓刑。“宣判后,她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消沉,觉得这辈子完了。”陈海仪说。为帮助阿盈,陈海仪下了很大功夫,积极与她的家庭沟通。每次参加全国两会,陈海仪还会给阿盈寄出两会纪念封,鼓励她改过自新、重新振作。
陈海仪说:“了解到阿盈以前很爱学习的情况后,我们帮她返回学校学习,这让她看到了希望。后来她发奋学习,缓刑期满后顺利考上了一所大专学校。我们还想帮她找工作,但被她拒绝了,她说‘我有文凭,有本事,一定可以靠自己生活’。”
陈海仪很欣慰:“这个孩子很有志气,我衷心祝福她!”
在陈海仪的办公室,一摞摞色彩斑斓的信纸格外瞩目,许多是失足少年在高墙内写给她的信。在信中他们倾诉烦恼、分享喜悦,讲述狱中生活的点点滴滴。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矫正是关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陈海仪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广州互联网法院的11万件案件中,有些涉及青年网络借贷。一位刚满18岁的大一学生的家长,直到执行法官上门的时候才得知,原来孩子这段时间无心向学,是因为借了近百万的网贷。为此,陈海仪准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建立相应机制,预防和矫正青少年过度消费、沉迷网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此外,她还建议建立机制,预防因父母或监护人之间发生纠纷而出现抢夺、藏匿未成年人等阻拦对方抚养、探视未成年子女的纠纷。
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在今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在陈海仪看来,家庭在一个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最大,其次就是学校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孩子如何和同学相处,提高孩子的法治素养。“倘若某个方面出现问题,未成年人就容易走上歧途。”陈海仪说。
“如果形成一张严密的保护网,让孩子们成长的土壤变得越来越好,就能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这是陈海仪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心愿。(阿霞、阿盈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