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 俄新社网站3月11日发表题为《中国的五年经济规划:打造技术超级大国的路线》的文章,作者为该社评论员德米特里·科瑟列夫,文章称,在今后五年(2021-2025年)里,中国将大举加快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聚焦稀土新材料,推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轮船、飞机、航天器、高铁等的生产。此乃技术超级大国的雄心——这或许是其他国家应从3月11日闭幕的中国两会得出的最重要结论。全文摘编如下:
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约5000人。两会通常在春季举行,要解决的是战略性问题,而日常立法工作则按常规全年运作。
今年两会讨论了今后五年的战略。美国早在2018年便发动了针对中国的经济战争,2020年中国遭遇新冠疫情,但它采取了非同寻常的应对措施,到头来蒙受损失最沉重的竟是西方国家。
今年两会的重点是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即是说,中国经济不再以进出口为支撑而瞄准国内市场的时代已经来临。
同样重要的是,在对中国的“进攻”中,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无法掩饰令自身张皇失措的原因,即中国的技术领袖角色已呼之欲出,美国未来很可能丧失相关优势。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构想因而赢得了长期且平稳的酝酿机会。毕竟从一种模式猛然切换至另一种模式,这不是现今中国的风格,更何况如中国这般体量的经济体,提速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步为之。
北京此次规划的最重要特点在于,具体的数字指标(GDP的增长),和中国GDP按一切现有算法计算均将超过美国一样,已然失去意义。在五年规划的历史上,不设具体增长目标还是头一回,只有大致的想法。相比之下,科研支出则要明确得多: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开头提到的关键核心领域清单,其实只罗列说明了中国在哪些领域已是全球翘楚。而其他极具前景的领域,在未来还会逐一显现。值得一提的是,5G这一章已经翻过,全球大多数处于布设中的5G网络都由中国人施工,而在中国国内,独立组网模式的5G网络已覆盖很多地市。
北京运筹帷幄的做事特点,还包括它在金融领域的谨慎态度,它将重点放在减少地方及企业债务上,在审慎监管下进行金融创新,增强金融的普惠性。
谈论中国这样的国家的经济前景,其实是在探讨世界的未来将会如何。那么在政治方面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报告中提到,需要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这里面针对的,既有具体领域,也有个人。
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法同样属于法律范畴:把业已成熟的考量通过司法术语表述出来,进而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只有爱国者而非反中乱港分子才能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治理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