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早在2017年,良渚古城遗址莫角山宫殿东侧的钟家港古河道中,就陆续发掘出了一些长短不一、神秘的巨型木构件。其中6根体量较大的被俗称为“大木作”,最长的甚至达17.2米。
这些5000年前的良渚“大木作”,发现地靠近宫殿区,又如此巨型,它们从哪里来,究竟是被用来做什么的呢?7月8日起,公众就能看到这些“大木作”通过3D打印出来的一模一样的复原品了。
这些大木头一直是未解之谜
在古代,大木作是我国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技艺,主要应用于建筑主体为殿堂、厅堂的宫殿、寺庙、祠堂、府第等。但这批巨型木构件真的是用来建造宫殿的吗?考古学界仍在研究中,无法给出定论。
良渚巨型木构件的真实身份一直是未解之谜。这批巨型木构件,很可能是继良渚玉器之后,使良渚印象更为丰富的文化印记。
5000年前的神秘良渚“大木作”长什么样呢?
为了展现良渚先民的生活智慧和精湛工艺,同时也希望能邀请大众一起来探寻良渚文明之源,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今年特地建起了一个“宫殿巨型木构”复原展示区,让你有机会亲眼看一看5000年前的巨型“大木作”。展示区位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钟家港附近,7月8日起将向公众正式开放。
从2020年起,每年的7月6日都被设立为“杭州良渚日”。在第二个“杭州良渚日”即将到来之际,7月3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媒体探营,提前探访“宫殿巨型木构”复原展示区。
6根巨型木构件,根据当时考古发掘时被发现的位置,一一还原摆放在40米长、12米宽、3米高的探坑内,十分壮观。
考古发现,它们跟良渚宫殿区的建造差不多是同个时期,表面可以看到加工痕迹,比如5号木构件凿有39个排列均匀的方形卯孔。
木材是良渚先人大量使用的自然资源。考古专家大胆推测,这些巨型木构件可能用于建造特别恢宏的建筑,根据它们的尺度和形态,未来说不定能恢复良渚时期的宫殿建筑。
3D打印出来的大木头和真的看不出区别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波介绍:“现在我们向公众展示的,并非是真的原件。原件目前存放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正进行长达几年的脱水处理。但展示区展出的,肉眼看,可以说和真的没什么区别。这批巨型木构件,都是根据2017年考古发掘的原件,3D扫描之后,利用数字模型精准复原而成。这是我们首次运用3D打印技术,来‘复原’木构件,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你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它们,想象5000年前良渚宫殿的模样。”
依托挖掘文物时采集到的三维数据,20台3D打印机昼夜不停工,最终打印出6根木构件的全貌。这种数字化新技术大大避免了翻模及脱模过程可能给文物造成的二次伤害。
关于这批巨型木构件,充满了种种谜团,目前的“大木作”也只是猜测。那么,当你亲眼看到这些巨型木头,会有什么灵感呢?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欢迎大家提供线索,在“宫殿巨型木构”复原展示区,你可以大胆向考古学家说出你的建议。如果被采纳,还有机会赢得礼物。
你有什么灵感,也欢迎登录橙柿互动App,在本文下方留言区直接提供线索!
持续7天“上新”10多项活动
第二届“杭州良渚日”暨良渚文化周欢迎你来玩
2021“杭州良渚日”暨良渚文化周活动将在7月6日至7月12日举行,推出一系列活动:围绕良渚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的研讨会;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向全国游客免费预约入园等惠民政策,以及结合“走进五千年”公众主题体验等10多项活动。连续7天,天天都有不同主题的新玩法、新体验、新思考,一起来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