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园林”造型的5米长椅子、铺上草皮的旧藤椅、底朝天的水槽椅……近日,一些造型各异的椅子“登陆”河坊街的鼓楼小广场边,人们或路过歇脚,或坐下欣赏美景,打卡拍照。
这些残损不全的椅子们原本生活在哪里,又为何出现在这里?
原来,这是由上城区清波街道、万科杭州共同举办的一场具有公益性质的艺术文化展览——“流浪椅子新生计划”,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载体,此站线下展览以“宋韵”为题,希望通过“古与今”的碰撞、“新与旧”的结合,探讨城市文化传承与城市界面更新,兴起一场宋韵文化探索之旅。
前期,主办方从写字楼、商场、社区等地征集来了200多把椅子,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废旧椅,不起眼,或被遗忘,或被搁置。收集来之后,他们又邀请了30余位的艺术家们,对椅子重新设计创作,使它们呈现为略显陈旧但有艺术气息的作品,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当中。
比如,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欣就以“宋韵”为题,利用废弃的椅面等材料,设计了一座“园林”主题的椅子,并取名为《屏山门座》。这把椅子总长5米多、高2米多,位于南宋书房入口处。其造型似门楼,又似屏风,但也兼具椅子功能。
王欣说,如今大家所熟悉的古典园林,大多是一种封闭的营造与存在,属于一种与天然自然完全平行的高度精密的“人工自然”。但中国造园远不止于封闭造园,而是有大量的自然理景活动,是开放园林。“这把椅子,便是一处‘开放园林’。” 王欣介绍,这件宋韵主题作品取材自宋画,高台的席面、如山的屏风、阁楼般的顶檐,象征着一个坐望的姿态,即座靠与守望。
这把椅子以宋门楼之形制,也寓意为此次展览全场之门,邀往来人群入门游玩、就座、赏景。从《屏山门座》入园,你将看到9把造型各异、颜色各异的椅子,就像园林中9个奇景。身处此山,观赏宋韵,亦有“远近高低各不同”之乐。
据介绍,展览结束后,这些改造过的椅子将重新回归社区,逐步落户到社区、公园、学校等场所,作为城市家具重新回归公共空间,为行人、邻里、初来乍到者带来歇息、欣赏城市风景的休憩站,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