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杭州,必会联想到西湖,环绕西湖的群山中,有着一座草木茂盛,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湿润的狮峰山。山上有一座胡公庙,庙前有十八棵茶树,它们便是被乾隆皇帝封为“御茶”的西湖龙井茶树。
如今的狮峰山不仅是人们休闲游玩的景点,更是各路食客探寻美食的好去处。沿着石阶而上,伴着周围馥郁芬芳的茶香,穿过朦胧的云雾便到了杭州老龙井· 十八棵御茶园。茶园的茶不错,美食也相当可以。
春天近了。这个信号,杭州菜场里的摊主们最先知道。荠菜、菜心、马兰头,样样都是摊位上俏得不行的抢手货。说要咬春,杭州人一直走在吃货前列。荠菜拿来包馄饨,马兰头炒个肉末,菜心拿来清炒,又甜又鲜。
杭州老龙井·十八棵御茶园的冷菜师吴银军也在寻找将春天做进菜里的方法。
宋人咬春 选择吃兜子
南宋时期是南北饮食文化擦出火花的高潮时期,南北饮食口味在碰撞中融合,产生了许多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山海兜”便是其中之一。
杭州人喜欢咬春,宋人也喜欢。我们现在多用荠菜包饺子,宋人也喜欢将各种当季食材包起来,只不过在他们的称呼里,这玩意儿不叫饺子,也不叫馄饨,更不叫馒头,而是叫兜子。
“春采笋蕨之嫩者,以汤瀹(yuè)之,取鱼虾之鲜者,同切作块子,用汤泡裹蒸,入熟油、酱、盐,研胡椒拌和,以粉皮盛覆,各合于二盏内蒸熟。”
这便是南宋著名吃货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对于山海兜这道菜的记载,它还有个形象的名字:“虾鱼笋蕨兜”。作为南宋宫廷膳食的虾鱼笋蕨羹(兜),是以鱼虾打底的一种兜子,搭配笋与蕨菜两种春季时令蔬菜,均切粒,拌麻油、油、盐、胡椒末为馅。因一兜内同时包合山蔬与水产,被文士冠以雅名“山海兜”。
宋人做兜子就跟我们现在做饺子一样,各家有各家的馅料选择。兜子的馅料也非常多样,石首兜子、鲤鱼兜子、决明兜子等等,可荤可素。
而山海兜,既有山蔬,又有水产,一口下去,有山又有海,可以说是各类兜子的升级版。
老龙井·十八棵御茶园的春季菜单里,吴银军准备加入这一道山海兜。
虾,吴银军选择了河虾,河虾肉质鲜美有弹性。鱼,则选用上好的鳜鱼,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有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的肉质肥美,味道鲜美,少刺肉多,是上等的淡水食用鱼类之一。
笋,选择了当季的春笋,又鲜又脆甜。当然还少不了一个重要食材——“蕨菜”,春天一到,山间的野蕨菜就长欢了,随手便可以摘到一把回家炒肉吃。
河虾、鳜鱼、春笋、蕨菜……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怎一个“鲜”字了得?
一口兜子 有山又有海
兜子的皮不是面皮,而是薄薄的绿豆粉皮。这样包好的兜子外皮半透且薄,好看又让人有食欲。
吴银军将蕨菜仔细冲净泥沙,只保留上段最嫩的部分。接着将春笋剥壳,同样也只用最嫩的上半部分,对半切开。接着起锅烧开水,将春笋和蕨菜切成细丁,焯水后沥干放凉,放在一旁备用。
鳜鱼清洗干净,将鱼肉表面抹干,切下鳜鱼两侧的净肉,再切成5毫米左右的细丁。吴银军说:“这道菜里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的就是虾了。”剥虾壳、挑虾线,再将虾切成细丁,随后将处理好的虾丁放入碗中。
鱼、虾加半碗水,去蒸箱蒸熟后过冰水,等稍微放凉后加入笋丁与蕨菜丁以及调料麻油、盐、生抽、胡椒末,拌匀就可以包制了。
吴银军将蒸熟后的馅料包入事先泡好的绿豆粉皮当中,包成可爱的包子样,再用香菜封口,入蒸锅蒸制两分钟。
白嫩的鱼肉配上鲜美的竹笋,弹嫩的虾肉与脆口的蕨菜碰撞出层次丰富的口味。虾鱼鲜滑,笋蕨爽口,吃入口中,就像是吃到了一个春天般满足。
这道美味的菜肴还曾引得宋朝诗人许棐题诗一首:“趁得山家笋蕨春,借厨烹煮自燃薪。倩谁分我杯羹去,寄与中朝食肉人。”
网友@小豆豆说:“正是咬春的季节,马上就去菜场逛逛,安排上一桌春天!”
学做南宋菜
山海兜
主料:虾、鳜鱼、春笋、蕨菜、绿豆粉皮
辅料:麻油适量,生抽小半匙,胡椒末适量,盐适量
做法:
1.蕨菜洗净,只切上半段使用。笋剥壳,只用上半段嫩头,对半切开。
2.笋和蕨菜分别切成细丁。
3.半锅水烧开,先焯笋两分钟,再焯蕨菜10秒钟,沥水放凉。
4.鳜鱼处理干净,片下两侧净肉,切成5毫米见方的细丁。河虾剥壳,挑出虾线,切成同等大小的细丁。
5.鱼、虾丁加半碗水,去蒸箱蒸熟后过冰水。
6.鱼、虾丁滤净水,与笋、蕨丁同入深碗,加麻油、盐、生抽、胡椒末拌匀。
7.将粉皮铺开,中间搁一勺馅料,用香菜根将兜子扎紧实,上笼蒸两分钟即可。
《汉书》记载,古代杭州西湖的三面群山总称“武林山”,因此杭州曾得名“武林”,对于身处“武林”的杭州老龙井·十八棵御茶园厨师长徐龙滨来说,做菜就好比练武,古人留下的食谱便是上好的武林秘籍,琢磨一道“武林熬鸭”,便对南宋的菜肴多一分了解。
武林熬鸭,流传已久,因为做法简单,也是不少杭州家庭会做的一道大菜。武林熬鸭是一道传统浙菜,具有比较鲜明的北方菜系的特点,但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良之后,又具有江浙风味。
“若想富,卖酒醋”
醋,武林熬鸭的秘诀
南宋有句民间俚语,“若想富,卖酒醋。”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有一句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俚语:“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也充分表明了,醋在宋朝,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并且有了相当广泛的使用。
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从准确的文字记载来看,醋的历史最少也有三千多年。汉代,醋就已经开始生产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醯”解释为“酸”,也称“酢”。
唐以后,醋才开始普遍使用,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的名菜,如葱醋鸡、醋芹等。此外,例如“吃醋”“呷醋节度使”等诸多有关醋的典故,也多发生在唐朝。
到了宋朝,人们的生活富足,在饮食上也更有追求,这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饮食风味上,即用醋烹饪的菜肴上,武林熬鸭就是其中一道。
用醋熬出来的鸭子就是好吃
武林熬鸭的原材料非常简单,只需要准备一只鸭子。徐龙滨说,做这道菜基本上是“万鸭皆可”,什么鸭子都可以做武林熬鸭,只是煮制的时间有所区别。
徐龙滨拿来一只白嫩肥鸭,在鸭子背面尾臊部横切一刀,将内脏取出,洗净。又在背部划一刀,放入锅中焯水去除腥膻味。鸭子焯水之后,肉质也会变得更加紧实。
起锅烧油,将大蒜头放入油中,炸制金黄,浓浓的蒜香开始弥漫在整个厨房。随后徐龙滨将鸭子放入铁锅中,将葱铺在底部,拍碎的生姜以及油炸过的大蒜头,再将焯好水的鸭子腹部朝下放入锅中,依次倒入酱油、醋、酒、白糖、适量香油,再加入适当的清水,没过鸭子,开中火炖,再用微火焖两个小时。
这其中,醋是关键,徐龙滨说,两斤左右的鸭子,要加半斤左右的醋。醋加够了,鸭子的味道就浓了。
两小时后,这道色泽酱红油亮,肉质酥烂的武林熬鸭就制作完成了。用筷子一夹,鸭子的肉和皮瞬间分离,夹一口进嘴里,咸中略带微酸,让人欲罢不能。
网友@韩冰子说:“家里经常做武林熬鸭,很方便的,砂锅一炖,其他的菜做好,它也好了,待客很不错。”
学做南宋菜
武林熬鸭
主料:鸭子一只
辅料:葱、姜、大蒜头、酱油、醋、酒、白糖、适量香油
做法:
1、在鸭子背面尾臊部横切一刀,取出内脏,洗净。在背部划一刀,入沸水焯。
2、底层放葱,姜(拍碎)及油炸过的大蒜头,鸭子腹朝下,放在上面,加入酱油、醋、酒、白糖、适量香油,再加适当清水没过鸭身,中火略炖,再用微火焖两小时。
3、至鸭肉酥烂,收浓汤汁,即可起锅。
4、拣去葱姜,将鸭子装入盘中,再将大蒜头放在鸭身四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