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1-12-10 16:00   

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00多公里。其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隋代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形成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大运河。元代由于中国政治中心的迁移,将大运河改线为直接沟通北京与南方地区,形成元明清时期第二次大沟通。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历经2500多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

大运河是流动着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南北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以及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都起了巨大作用。她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两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线路和民族大融合的见证,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丰碑。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又将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遗产整体纳入大运河项目,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大运河遗产全部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包括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利工程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大运河(杭州段)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始凿于隋代。隋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下令凿穿江南运河,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八百余里。元代,上塘河逐渐淤浅,下塘河作用日渐重要。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起义军领袖张士诚因旧河狭窄,发动军民进一步治理下塘河,开浚武林港口至北新桥,又直至江涨桥段,并自此取代上塘河成为江南运河南段的主航道(即今杭州塘崇福镇至杭州段),直至现代。明清两代,当地官员时常维护整治该段运河。为根除水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采取加固加高圩堤,疏浚河道,拆建阻水桥梁,建闸并圩,兴建排灌机埠,开挖排水渠道,降低地下水位,结合平整土地等措施,逐年进行了分段实施。

大运河(杭州段)历史悠久,自古至今既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洪水通道,又是古代南北漕运及现代水上运输的重要航道,对于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造就了遗产地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环境。该段河道多利用自然河道改造而成,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部分水利水工设施技术水平高,代表当时中国甚至世界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

大运河(杭州段)是中国大运河最南端仍在使用的活态文化遗产,沿线保留着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现存的这些大量的古代运河设施和管理机构遗存、码头、纤道等遗存,证明了大运河(杭州段)历史上航运管理、税收、仓储、城镇商业等活动的发展、繁华,见证了运河航运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价值。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