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丨家喻户晓的众安桥和苏东坡有何渊源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1-01 08:30   

编者按:

宋韵似水,浸润杭州。

宋韵文化,像流淌千年的钱塘江水,连绵不绝中更显韵味悠然。不仅记录在史册诗句的字里行间,更蕴藏在这座城市的肌理与日常之中。

2022年,浙报杭州分社联合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宣传部,推出《每天“宋”一点》栏目,将宋韵“小知识”串珠成链,用现代视角回望宋朝,寻找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巅峰的温暖和美好。

【宋韵日签】

众安桥

众安桥,杭州闹市区一处家喻户晓的地名。建造于南宋时期的众安桥横跨浣纱河。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桥的来源,和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息息相关。

南宋周辉在《清波别志》中记载:“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与紫衣。后两浙漕臣申请,乞自今管干病坊僧,三年满所医之数,赐紫衣及祠部牒一道。从之,仍改为安济坊。”

这说的是,在北宋元祐四年(1089)三月,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的头衔任杭州知州,兼辖范围为浙西七州。这是他第二次到杭州做官。

到了元祐五年(1090)正月,水灾和旱灾连续侵袭杭州,灾后瘟疫暴发。为了保障民生,苏东坡发起了一项民生实事工程的“众筹”项目:他带头捐出俸银五十两,又号召民间集资,并力推官府提供资金补贴,设立安乐坊。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私合营的传染病医院雏形。苏东坡派遣寺院的僧人执行安乐坊的大小事务,并聘请专业医生每天坐诊。他还制定规则,按照病人的病情轻重,对症下药,分阶段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据《清皮别志》记载,苏东坡第二次在杭任职的近三年时间里,安乐坊共治好了1000多名病人,其中大多为瘟疫患者。众人感念苏东坡为大家开办安乐坊的功德,于是把安乐坊附近的这座桥称之为“众安桥”,意即“众生安乐”。

直到现在,杭州闹市区众安桥一带,虽然河没有了,桥也不存在了,但“众安桥”这个地名却一直保留,且周围有各大医院林立,为人们祛病除痛。

东坡若有知,也会抚须而笑吧。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张梦月 共享联盟上城站 李凌婧 设计 聂李黛芳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