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王故里 宋韵临安丨寻宋①:洞霄宫遗址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3-16 08:30   

2022年是“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年,为进一步挖掘我区宋代文化文物资源,深入研究和宣传我区宋韵文化价值,从本月起,每月推出二期馆藏两宋时期精品文物、一期不可移动文物或文化景点。今天推出第一期“洞霄宫遗址”。

洞霄宫遗址

洞霄宫遗址位于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洞霄宫村与余杭区中泰街道九峰村交界处。洞霄宫自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初创经发展、鼎盛至衰落,历时一千八百六十年,宋代以前大涤洞被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天柱山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洞霄宫志》所收录的《洞霄宫图》大涤山

宋室南渡、建都临安,洞霄宫被辟为皇帝行宫,不断敕建殿庙、扩大规模。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诸朝皇帝先后驾临。朝廷专设“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一职。据《宋史》记载,宋代领此职位的官员、学者前后达160多位,其中去位的宰辅大臣达67位,朱熹等名家亦曾担任过此职。

洞霄宫之图

陆游曾撰《洞霄宫碑记》,历述洞霄宫的兴衰历史,特别强调它在宋时的重要地位:“至我宋,遂与嵩山崇福独为天下宫观之首……他莫敢望。”彼时的洞霄宫堪称“天下神仙府、地上宰相家”与历代朝廷及重要政治人物联系之多、广之密切,实为天下道教宫观和中国道教史上所罕见。直至明清时期,洞霄宫日渐衰落,但依然是东南一方的重要道观。洞霄宫的殿宇建筑还曾蔚为壮观,后来遭到彻底毁坏,现今地面建筑已不复存在。目前,洞霄宫尚存元同桥、会仙桥、洞霄宫遗址等。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元同桥,是吴越国王钱镠为纪念元同先生所造,后重建于南宋淳熙甲辰年(1184),还可以依稀感受到昔日繁盛荣华的痕迹。

会仙桥(南宋)

元同桥(南宋)

大涤洞入口

洞霄宫曾为全国道教中心,领袖江南道教,是杭州地区惟一的道教洞天福地,是浙江道教文化的最高代表,是杭州历史文化和宋韵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

来源: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