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屏绘茶事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1-12-28 08:30   

“重屏”,即画中有画,是五代以来画家喜爱的绘画表现方式,趣味十足。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消夏图》即巧用了这种构图方式。其作者是元代刘贯道,《图绘宝鉴》言其:“师古,集诸家之长,故尤高出时辈。”此画虽为元代所绘,但在题材与风格方面还是颇有宋之余味,所绘器物颇多,是作者对于风雅生活向往的表现。此图可分前景实景与屏风虚景两个部分来看。

实景

元 刘贯道 消夏图 局部

此幅《消夏图》构图上左繁右简,把大家的眼光引汇到画面左边的主人公身上。主人公头戴小冠覆乌纱,身着道服,赤足卧于榻上纳凉,背后斜置一阮咸(古琵琶的一种),一副潇洒闲适的士人形象,他即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其榻后放置一方桌,桌上有茶器与插花,清雅闲适。

元 刘贯道 消夏图 局部

现在,我们来一窥此画中的茶事茶韵,前景主人公阮咸背后的方桌上,放置有一荷叶盖罐,一汤瓶和一摞盏托,旁有砚台与书画一包。后面的长颈瓶里满插灵芝,乐器架上挂着铜钟一只。茶趣乐玩,一派风雅书斋生活的气息。

屏风虚景

元 刘贯道 消夏图 局部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移到画面左后方的屏风画中,屏风绘两侍人煮茶、一老者坐于榻上自在饮茶的场景。山水屏风前方有卧榻一张,榻上放置一方形书案,书案上放着书册、砚台、笔与笔格,案旁有一投壶。旁边一童子手持博山炉,传达了文人雅士崇文尚古的情怀。画面左侧两人正煮茶,方桌上扣着一摞茶盏,旁有食盒、注碗注子、荷叶盖罐和一副茶盏茶托,桌旁有一莲花托座的风炉,炉上坐着铫子,一位侍者手持长柄铫子在煎茶。

元 刘贯道 消夏图 局部

我们观察屏风画中的烹茶之器是莲花托座上的风炉,炉上放着一长柄铫子,可见屏风中此时的烹茶方式是煎茶。煎茶是将细研成末的茶投入滚水中煎煮,南唐入宋的徐铉在咏茶之作中言道“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宋人虽时兴点茶法,但是煎茶被宋人赋予崇古的意味,而为士人所重,重在其古意,融于这幅消夏图中更是显现了宋元风雅文士尚古的精神世界。

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