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溪亭上的两人,过的是哪条溪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3-21 08:30   

在“跟着苏东坡游杭州”——青少年教育体验展,策展团队设计了“城、湖、山”三条游线。在展览的第三日“山”游线中,我们走进了西湖西边的群山中,展览的第一站,苏东坡带着我们寻访了一座在龙井山中的有故事的亭子。

在龙井的这座亭子,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名字,一个叫作“过溪亭”,一个叫做“二老亭”。为什么一个亭子会有两个名字,这里说的二老又是指谁呢?

在展柜里展示了一份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原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根据落款可知书于元祐五年(1090),书有诗一首并叙,可以为我们揭开这个亭子的命名之谜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轼往见之,常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之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眉山苏轼上。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天人争挽留。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此生蹔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宁有离别忧。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这个有趣的故事是说,苏东坡去龙井探望隐居的辩才大师,两人一见如故,苏东坡走时辩才大师送行,辩才大师曾经定下规矩,送客最远不过虎溪,而这一次他经常一送送过了虎溪,左右的随从惊呼:“远公又过虎溪了。”于是就在溪上建亭,名“过溪亭”,而因为杜甫有“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的句子,又名“二老亭”。

那么龙井山下的这条小溪,是否真的叫虎溪呢?其实,这来自于东晋时期的一个典故。宋朝画家李唐绘有一幅《虎溪三笑图》,在《南宋院画录》中记载有这一幅画的题跋:

余尝游匡山,至虎溪,未入东林寺,首见一亭扁曰:“三笑”。因问其故,谓:“晋远师以陶渊明、陆修静,且语且行,握手相忘,遂犯送客不过虎溪之戒。乃相顾各掀髯而去。”观李唐此图,千载遗风具存,人生不与路为雠,二三子何哂之有。绍兴庚午季春十一日陈寿题。

所谓“虎溪三笑”,说的当然不是唐伯虎“三笑留情”的故事,而是东晋名僧慧远的典故,东晋名僧慧远居住在庐山,自己定了一条送客不过虎溪的规矩,有一天和陶渊明、陆修静两人交谈,不知不觉送客过了虎溪,三人相视大笑,因此留下了“虎溪三笑”的故事。

而这条溪,为什么叫“虎溪”呢?那是因为下面这个离奇的传说:虎溪在九江府城南,晋僧慧远法师送客不过此溪,过则虎辄鸣号,故名“虎溪”。后与陶渊明、陆修静语,道契合,不觉过之,因大笑。(《山堂肆考》卷二四)也就是说,慧远大师送客到了这条溪,就能听见老虎咆哮,所以称呼为“虎溪”。

这个故事从唐末五代开始流传,到了宋朝,成为文人之间流传的一个热门话题。所以,苏东坡才会有这样一则自我代入的故事。而苏东坡的朋友画家李公麟,据说也画过《虎溪三笑图》。原因在于,这个故事有一种三教融合的意味,慧远大师当然是一个僧人,代表佛教,而陶渊明是一个隐士,代表儒家,陆修静则是道教上清派的宗师,代表道家,佛、儒、道三教融合,就在这三人相视大笑的场景中得到了体现。

但是非常遗憾,这个故事很可能不是真的。

慧远大师去世于晋义熙十二年(416),而陶渊明去世于427年,这两人勉强还可以说遇得上,陆修静要到南北朝的刘宋元徽五年(477)才去世,在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的晚期才来到庐山,这个时候,慧远大师和陶渊明早去世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三个人一起大笑的事发生呢?所以啊,大伙儿当一段佳话听个乐子得了。

考证归考证,但不能拦着后来各朝各代的文人雅士都把这段“虎溪三笑”的故事当作跨越信仰,知己难求的典范反复宣扬。

而苏东坡就在这里,借了虎溪三笑的典故,讲述他和辩才大师知己难求的故事,这段故事千古流传,成为杭城佳话,过溪亭,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有故事的亭子。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非常西湖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