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风尚·品宋②丨萧山衙前洛思山青铜窖藏(二)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3-30 08:30   

上期我们讲到萧山衙前洛思山出土的一组青铜窖藏,大多为宋元之器,其中的两件青铜簋(guǐ)是宋代以来提倡恢复三代古礼之风的产物。除此之外,这组窖藏中的青铜提梁盉(hé)与青铜方壶也可能为这一时期的产物。今天小编将要带大家了解的便是青铜盉和青铜壶。

萧山博物馆馆藏的青铜盉为一件提梁盉,短直颈,圆鼓腹。腹上饰一兽头形流,流口不通。三足较短,兽蹄形。半球形盖上有一兽形立钮。长提梁为扁圆形,可活动,两端作兽头状。提梁和盖下半部均饰三条变形夔龙纹。腹剖饰四只长冠凤鸟纹,以重回纹作底,间隔以三锯齿形扉棱,并与三足位置相对应。通高22厘米。

盉(hé):从字形上分析,“禾”指五谷、粮食,“皿”是指容器、盛器。表明盉是用来装液体的器皿。盉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基本造型为圆腹,带盖,前有流,下设三足或四足。商周时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裆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则多做成空心。春秋战国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蹄形足较为常见,有的蹄形足做成动物形象。许多盉还加上弯曲的提梁并用环索连结盉盖与提梁,造型轻盈秀巧。

关于青铜盉的功能,学术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盉是酒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盉,调味也。从皿,禾声。”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王国维在《说盉》中,明确提出:“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他认为盉是酒器,可以调和酒与水的厚薄。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金文‘盉’从禾者,乃像意兼谐声。故如《季良父盉》,字像以手持麦秆以吸酒。”

另一种是认为盉是水器,在周朝时,盉和匜(yí)是组合使用的。据《左传》有“奉匜沃盥”记载,沃是指浇水,盥是洗手洗脸。简单来说,盉用来浇水的,匜就是给客人洗漱用的器皿。考古资料表明盉与盘常常成套出土,盘是水器,所以盉也应是水器。

匜:形如瓢,造型椭长,前流后鋬(pàn),底有四足。

壶:盛酒器或盛水器。商代晚期,青铜方壶较少,扁圆壶较多。西周中期青铜壶的造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口长颈圆腹壶,兽耳衔环,圈足低而外侈;另一种是壶身呈椭方形,直口,贯耳。西周晚期圆体壶消失,椭方形壶占主导地位,长颈大腹,有的将贯耳改为兽首衔环耳。春秋战国是青铜壶的繁荣时期,型式种类繁多,如方壶、圆壶、提梁壶、扁壶、钫(fāng)、高柄小方壶、匏(páo)。

馆藏洛思山出土的这件青铜壶为方壶,方形,敞口,高束颈,深垂腹,长而狭。圈足,斜外撇。腹部两肩饰一对铺兽衔环。整器纹饰清晰可辨,由上而下分为四层,并以素带间隔。颈部饰波涛纹,肩部饰爬行龙纹,并以雷纹作底,腹部饰云雷纹,圈足部饰凤鸟纹,并填以“回”字纹。高22.1、口径6、底径6.7厘米。

青铜盉和青铜壶既是礼器也是实用器,在整个青铜时代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辉煌的青铜时代随着夏商周三代的消亡而终结,在秦汉时期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器物新材质如陶瓷器、漆器、金银器等成为社会的新宠。直到宋代,古铜器地位发生转变,它被士大夫和社会广泛关注,且被有意寻访、珍藏、研究、记录和出版,宋人谓之“考古”“博古”或“金石学”。金石学在清代达到鼎盛,并在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之后逐渐演化为其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 张学惠:《萧山衙前出土的青铜器》,东方博物,2009年第4期。

[3] 舒丽丽:《试论宋仿三代铜器的分类及其缘起》,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1期。

来源:萧山博物馆  作者:周建飞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